今天(11月13日),是傳統雙11收官的第2天,也是極兔正式敲鐘上市后的第18天。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極兔來講,過去的這段時間,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均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大家都在觀望,也在觀察,同時也在等待——看看極兔究竟能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一是業務“大考”:上市之后的雙11“首秀”,極兔能不能經住考驗?或者說能否達到預期(日單量6000萬的目標)?
據老鬼獨家了解,早在今年雙11第一波開售的小高峰(11月1日至4日),極兔日單量峰值即達到了6200萬件;至第二波高峰,即11月11日當天,極兔日單量峰值更是逼近7000萬件。
當然,對比其他同行的表現雖算不上驚艷,但極兔已經創下了自己的新紀錄,尤其是在存量市場爭奪越來越激烈的大背景之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
二是資本“大考”:上市前夕,有些人固執地把極兔視為暴發戶,這三個字散發著濃濃的“質疑”和“不服”,認為極兔上市即巔峰,大概率會經歷股價“骨折”、市值“腰斬”的“連環錘”。
結果呢?從登陸資本市場18天的具體表現來看,極兔總市值始終穩定在千億以上(市值超越圓通、韻達和申通之和),不管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在A股和港股現行的大環境下,能有如此硬挺的表現,著實打了一群“唱衰”預言家的臉。
▲極兔最近5天股價表現和走勢
攔不住的崛起,追不上的市值,極兔國內起網三年來的經歷,如同一個勵志的故事:三年前還“愛搭不理”,轉眼變成了“高攀不起”。不僅刺激了國內諸多自命不凡的同行,也開始讓圈內人正視這個“不一樣”的對手。
偏見也好,固執也罷,每家快遞企業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各自的短板。作為同行,在緊盯對方短板的同時,更要潛心研究對方的長處。扛過雙11大考、市值穩住千億之后的極兔,不再是“初生牛犢”,而是只“猛虎”,值得我們重新審視。
01錢途:惡補成本管控的“功課”,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很多人認為,極兔的高市值,得益于背后實力強悍的財團。
招股書中顯示,2017年至2023年,極兔獲得多輪融資,以支持其不斷擴大業務經營,在極兔招股書的投資者名單里,包括騰訊、博裕、ATM、D1、高領、紅杉、順豐、Dahlia、SAI Growth及招商國際等眾多巨頭機構赫然在列。
有如此眾多的資本做后盾,極兔自帶流量和財力。但能夠獲得巨頭的認可,還是要看自身的能力和實力。
從招股書所透露出的“家底”來看,極兔身上有兩個醒目標簽最為醒目——
一是“止血”:虧損幅度持續縮窄。
整體來看,據招股書顯示: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最近三年(2020-2022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為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
乍看之下,“虧損”依舊是極兔身上熱乎乎的標簽,但超出預期的改善同樣明顯。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大幅收縮至2.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2億美元,同比下降37%。
這無疑是個利好信號。
二是“造血”:盈利能力強勢修復。
招股書顯示:2020至2022年,極兔單票收入分別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其中的單票成本分別為0.51美元、0.41美元、0.4美元;新更新的招股書中補充了今年上半年的單票成本已下降至0.34美元。
雖然極兔目前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但持續上揚的單票價格與持續下降的單票成本形成的“剪刀差”,無疑讓人驚喜。
正是憑借這把“剪刀”,極兔硬生生從通達系快遞看上去牢不可破的“護城河”中撕開了一個口子。也是靠著這把“剪刀”,讓我們看到了極兔實現自身造血的雛形。這是另一個更讓人充滿期待的利好信號。
02前途:A面深耕,B面拓展,AB面協同作戰
在國內穩住陣腳之后,極兔開始騰出手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海外布局。
從2022年開始,極兔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加速拓展國際、織密全球網絡,戰略性地擴展至全球其他大規模及高增長市場。
具體到執行層面,極兔人狠話不多,一年多時間內便連起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埃及五國本土網絡。對于這些大手筆布局,時常會遭到一些圈內人的質疑和吐槽。但回看極兔上市招股書的一組數據,就很服氣了:
2022年,極兔全球包裹量為146億件,2020年為32億件,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12.3%。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極兔的全球包裹量已達到80億件,較2022年同期的68億件增長16.7%。
透過這份“成績單”,我們能從中看到什么?
一方面,極兔一系列海外布局的動作,戰略用意很明顯。國內市場是A面,國際市場是B面。
A面深耕,B面拓展,AB面的協同效應一旦起勢,打通國內+海外的跨境渠道的話,無疑將打開多重想象空間,在新興市場的掘金之路變得殺氣騰騰。
另一方面,極兔為國內快遞同行提供了一個新的“出海”樣本,也讓大家看到極兔真正的“前”途所在,即:最終對標UPS等國際快遞巨頭,逐步向全球市場滲透
順勢而為、借勢而起、造勢而進。2023年,是極兔的“本命年”,也是上市的第一年,在這些戰略優勢中,國內起網僅3年的極兔,“前途”當真不可小覷。
結語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不一樣了,三年足矣。
此前的30年,中國民營快遞江湖還未如此“慌張”,各大快遞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想形成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力,卻收效甚微。直到極兔旋風來襲,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讓整個快遞行業又一次來到轉折的十字路口。
這兩年,我們都在講“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所有的企業,所謂成功,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無一不是踩中了時代的節拍,順勢而為。
事處變局,必生變革。
乾坤未定,誰都可能是黑馬。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