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答答的“雙12”靜悄悄的取消了。
這兩天,關于“淘寶取消雙12”的消息突然引爆熱搜,也撩撥起無數快遞人敏感的神經。據淘寶商家服務大廳官網消息,淘寶“雙12”活動今年取消不再舉辦,平臺將舉辦“淘寶年終好價節”,預計11月底開始招商。
實際上,相比于“雙11”,“雙12”的存在性一直較弱,常被行業人調侃“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次淘寶打出“淘寶好價節”的新招牌,無論是為了避免重走雙11的老路,不愿再與其他電商平臺爭短長,還是換個“新馬甲”打造一個全新且不同的購物節,都在情理之內,也在意料之中。
不過,當刷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快遞圈的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卻是:雙11是否也該取消了?甚至有快遞人直接干脆的一句:這個節日還有什么意義么?折騰商家,折騰快遞人,也折騰消費者。
關于這些心聲,老鬼將其中頗具代表性的觀點總結歸納為三大點,以供討論。
01
“沒必要”
太陽底下哪里有什么新鮮事。
以往,在電商圈,很多人熱衷“雙11”,這是年底前電商賣家“大殺四方”沖擊銷量的“殺手锏”,也是電商平臺爭奪客戶“爽點”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即便薄利,但能多銷啊。很多電商賣家喜歡把“雙11促銷”掛在嘴邊,尤其是“雙11+快遞包郵”這兩個元素組合到一起,幾乎成了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標配。
如今,“雙11”看似更熱鬧了,除了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也相繼入局鏖戰,線上線下鑼鼓喧天,但明眼人心里是有數的——促銷能夠一時爽,但太多的促銷容易造成“審美疲勞”。以今年雙11為例,預售的花樣變多了,大部分平臺的預售時間提前,規則也變得越來越復雜,讓人期待的東西越來越少,反而是“現貨開賣”的傳統模式讓不少人懷念。
更為關鍵的是,近年來,各類電商購物節就像“跑馬燈”一樣輪番上場,幾乎一年到頭都是購物節,3.8女神節,5.20表白節,6.18購物節,國慶大促,11.11購物節,12.12購物節,年底還有一波年貨節,各種名頭的“購物街”手段成為生活里的新日常,讓雙11的存在感越來越弱。
此外,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社會消費需求整體放緩,消費者的需求也更加理性。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大家都在捂緊錢袋子,沒太多錢沖動消費了。雖然今年雙11,為了吸引“尾款人”,全網都在死磕“最低價”,淘天豎起“天天低價”大旗,京東高喊“真便宜”口號,拼多多打出“天天真低價”字眼…但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一刀一刀捅掉的都是利潤,早晚一地雞毛,誰都不好過。
很多老鐵也注意了另一個不同往年的“新動向”——以天貓淘寶、京東等為代表主力電商平臺已經連續兩年不再直播和披露交易額,今年干脆連“簡報”都省了;以通達為代表的幾家頭部快遞,今年也沒有披露“戰報”,包括一些重大突破性的數據,如峰值表現等,竟也省了。
這樣的尷尬,還要持續多久,真沒必要。
02
“不值得”
電商的日子不好過,快遞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更難。
在快遞圈,談“雙11”色變,心情變得復雜——希望它來,又不希望亂來,太過猛烈。
一方面,不可否認,“雙11”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電商及快遞行業的繁榮,對于各大快遞企業來說是,其注入的“業務量”強心劑讓人為之振奮。
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雙11”是壓在快遞人心口的一塊大石頭,甚至有些喘不過氣。
大家都知道,但凡一個行業迎來旺季,隨著消費的升級和集中爆發,相關產品或者服務的價格也會隨之提升。比如旅游旺季,機票、景區酒店、飯店都會漲價。
但,快遞服務卻是個例外。別人家的旺季是“搶錢”,咱們的旺季是“燒錢”。這其中的苦,既無奈又心酸,快遞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等都在上漲,尤其是在旺季期間,只有干快遞的,尤其是網點老板們最有體會——降價沒人管,漲價招人嫌。
市場就這么大,大家的服務質量雖有差異,但也差不多,增量的見頂意味著只能通過價格搶量。尤其是在大促期間,快遞行業上至總部,下至網點不得不狂飆突進,“去賺最后一個銅板”,甚至不惜自己貼錢刷單。
這種依賴癥傳遞到快遞末端就是:基層網點在總部的嚴考核與同業競爭的雙重壓力下,被電商徹底綁死。不但被綁死,很多平臺上的電商賣家甚至早就打起了快遞的主意,靠賺取“快遞差價”的玩法早已不是新聞。
如此境況,干快遞的人能怎么辦?想要吃這碗飯,不管受多大委屈,都得端著。
03
“太累了”
人們常說,商流與物流相輔相成。
但其實這也不準確。因為電商與快遞的的悲歡,往往并不相通。
對于“雙11”,快遞人早就習以為常,波瀾不驚。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改觀恐怕是,各大電商平臺大促的戰線全部拉長,從“光棍節”到“雙節棍”,消費者剁手的時間更多,選擇也更多元。
這樣的改變看上去平平無奇,但之前“平地起驚雷”的雙11,現在變成了“潤物細無聲”,雖然快遞高峰壓力有所緩解,但商家的提前“內卷”,也讓我們快遞行業提前進入了“搶跑”狀態,各大快遞企業沒啥可比的就比拼首單速度,“炫耀”首單成績,重復多年來不變的套路,一個比一個硬,沒有最快,只有更快。可一味的強調首單配送速度,除了讓外界驚嘆,讓快遞圈內的人勞心勞力之外,并沒有太大意義。
更累的是,戰線拉長不可避免地會也讓配送能力有所折損,更加考驗快遞企業的耐力。短跑和長跑的區別,大家肯定都是有過體驗的。大體來看,短跑是激情四射的爆發力,而長跑則是不緊不慢的耐力比拼。而快遞行業本就是一種全程全網、雙向流通的運行體系,這種特性,決定了從攬收到轉運,再到末端配送,過程中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傳導到各環節。雖然雙11的快遞高峰壓力有所緩解,卻更加考驗快遞企業的耐力,人員、車輛、物料等都需要長時間的儲備。
既辛苦,又心苦,雙11之下的快遞人,就像是帶著腳鐐跳舞。
結語
就事論事來說,“雙11”本無對錯之分,但為何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有關“取消雙11”的話題就會在快遞圈被拿出來討論一番,甚至呼聲越來越高呢?
核心的一點在于,大家爭論的焦點,往往并不是“雙11”本身,而是“笑著迎接雙11,撐著渡過雙12,哭著捱過年貨節”等電商促銷怪像,只不過,雙11人紅是非多。
當“是非”越來越多,距離改變也就不遠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