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艦載激光武器測試本報特約記者 成 梁美國《海軍時報》23日稱,盡管美國海軍驅逐艦在紅海接連擊落數十架也門胡塞武裝發射的無人機,但美國海軍水面艦隊司令部司令麥克萊恩中將卻充滿沮喪情緒:“10年前,‘龐塞’號兩棲登陸艦就開始測試激光武器,如今10年已經過去了,為什么我們仍然沒有可以部署的東西?”報道稱,激光武器因為其低廉的作戰成本被視為應對胡塞武裝無人機的理想武器——由廉價零件組裝的自殺無人機成本通常只有幾千美元,而美國用于攔截它們的“標準2”防空導彈價格高達數百萬美元,相比之下,激光武器每次發射的成本只有13美元。但讓美國海軍高層不滿的是,該技術至今沒有具備實戰能力。早在2009年到2012年,美國海軍就成功對早期的艦載激光武器系統進行過測試,并隨后啟動了多個激光武器項目,包括“海軍光學炫目攔截器”和“海軍水面激光武器系統-增量1”等。但如今美國海軍與胡塞武裝發生沖突時,這些激光武器仍不具備實戰能力。為應對廉價無人機而發愁的還有俄烏沖突中的當事雙方。俄烏沖突開始后不久,雙方就不約而同地發現了消費級多旋翼無人機在戰場偵察、態勢感知、偵察校射方面的巨大作用。當2022年底俄軍大量投入自殺無人機/巡飛彈襲擊烏克蘭后方目標后,烏軍則針鋒相對地使用穿越機吊掛反坦克火箭彈頭,追殺俄軍裝甲車輛。在2023年的戰事中,依靠綜合雷場阻滯、炮火攔阻、最后使用自殺式穿越機“補刀”,已經成為俄烏雙方的標準反坦克戰術。
面對戰場上似乎無處不在的無人機,俄烏在前線配備了大量的反無人機干擾槍,它們專門用于干擾商用級別的旋翼無人機信號。例如在2023年的俄羅斯“軍隊-2023”展會上,俄軍展出最新型T-80BVM主戰坦克,除了在全身披掛“化石”重型反應裝甲、用于防御自殺式穿越機從側面或后方發起進攻外,還在炮塔頂部配備了“防波堤”無人機干擾器,據稱可干擾1公里范圍內的無人機遙控信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今年1月初俄黑海艦隊演習中,也專門組織了使用“鎧甲-S1”防空導彈系統實施的反無人機演習,近期還打算將新一代袖珍型反無人機防空導彈投入俄烏沖突進行實戰測試。但到目前為止,應對這些廉價無人機的手段仍存在多方面不足。首先是對此類輕小型無人機存在“發現難”的問題。傳統的戰場監視和警戒雷達往往會設置“速度門限制”,低于一定速度的空中目標會作為雜波濾過,目前廉價無人機等低空輕小目標往往會因此被雷達“忽視”,同時這類無人機飛行高度極低,目標反射截面太小,即使警戒雷達能發現目標,截獲距離也往往太近,防空系統難以及時做出反應。此外俄烏沖突證明,雷達無法保持長時間開機監視狀態,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中容易形成漏洞,從而讓廉價無人機“鉆空子”。其次,現有的反無人機手段也存在各自缺陷。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國防概念與技術中心負責人布萊恩·克拉克表示,激光武器必須瞄準無人機并聚焦幾秒鐘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達到燒毀的效果,這意味著它一次只能射擊一個目標,難以應對集群無人機來襲。
而且海上常見的大霧或大風天氣,也會影響激光武器的作戰效能。2022年8月,美國“普雷布爾”號驅逐艦配備了專門為攔截無人機和小型快艇而設計的激光武器,但美軍在2024財年的預算中依然為該系統的故障排除、可靠性提升等編列了大量預算,暗示其可靠性不佳。美國正在研制的高功率微波武器可以干擾或損壞無人機的電子設備,具備應對集群目標的能力,但它的相關技術仍不成熟,而且存在能量消耗大、儲能裝置笨重的缺陷,無法機動作戰。俄軍給T-80BVM主戰坦克配備的“防波堤”無人機干擾器在實戰中表現一般,存在可干擾頻段有限、啟動后可能影響己方戰車通信等問題。總之,怎樣面對現代戰場的廉價無人機威脅,對于各國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