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阿里零售通平臺業務將正式關停。有接近淘天集團人士稱,業務調整并非徹底關停。
食業家發現,零售通已分別向商家和天貓小店發布暫停運營通知稱:經慎重考慮,零售通平臺將于3.30 22:00 起暫停運營(其中,云南區域將于3.18 22:00暫停運營;廣東、安徽、浙江等省區的部分區域將于3.25 22:00 暫停運營),已產生訂單需要您繼續完成履約及售后服務。因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期待與您再次相遇!
這也意味著,從今晚(3月18日)22:00開始,零售通陸續暫停運營,3月30日22:00起正式全域暫停運營。曾經風光無限的天貓小店,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零售通:從革命到變革
阿里零售通于2016年上線,是阿里巴巴B2B事業群針對線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個為城市社區零售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服務等的互聯網一站式B2B進貨平臺。
零售通的交易主要采用撮合模式,上游品牌商與經銷商入駐到平臺,下游對接零售終端,通過自建與合建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倉配體系,主要為2-4線城市的傳統零售小店提供服務等。
零售通在線下店鋪的拓展方式采用的是“拍檔”,本質上就是兼職地推,拓展線下店鋪,并輔助服務,包括教導店鋪進貨,推薦店鋪相關的軟件如POS系統等,后期享受一定的綁定收益。
線下店鋪另一種方式是“天貓小店”,通過改造夫妻老婆店或者為有想開線下零售店鋪的人群,提供從選址,貨源,管理軟件,營銷推廣等一條龍服務。阿里巴巴期望以新零售的方式,改造線下百萬夫妻老婆店。
不過,許多從業者認為零售通最終目的是實現“去中間化”理念,是不折不扣的“鯨吞”,是對經銷商群體的“革命”。所以,在最初的幾年,傳統經銷商人心惶惶,生怕被碾壓在新零售的車輪下。
幾年下來,既有康師傅、統一、可口可樂等巨頭積極擁抱B2B,但也有像農夫山泉、紅牛這樣的巨頭,堅決區域保護,維護現有經銷商體系。雖然明令禁止合作,但并不妨礙B2B平臺售賣品牌產品,品牌商與B2B平臺的關系越來越微妙。畢竟B2B強大的流量與數據,對誰沒有吸引力呢?
相關數據顯示,巔峰時期零售通覆蓋了130多萬家小店(全國的“夫妻老婆店”680萬家左右),入駐品牌商、經銷商超過700家,2019年全年GMV逼近300億,儼然成為快消品B2B行業的頭部平臺。
在此期間,阿里零售通、京東掌柜寶、中商惠民、百世店家、掌合天下、云螞蟻等六十余家全國B2B平臺全面發力,全行業累計投入數百億資金。
雖然最終多數平臺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這一嘗試無疑為小店主訂貨模式帶來了深刻變革,推動了B2B市場的逐步成熟。同時,這一進程也吸引了部分廠家的關注,促使他們開始調整戰略布局。此外,這一實踐也為后續經銷商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啟蒙。
盡管阿里巴巴的零售通已暫停運營,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商貿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提升供應鏈效率方面的努力就此停歇。
阿里巴巴重估“新零售”
自從2016年馬云在阿里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關于“新零售”的討論和探索就從不未停止過。
馬云認為,單純地做線上的電商平臺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只有結合線下去做,全渠道銷售模式才是未來的趨勢。互聯網是一個工具,是鏈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方便我們管理資源的一個運營工具。在馬云看來,“新零售”的核心是“線上+線下”,數字化重構“人貨場”。
為了將這一概念落到實處,阿里巴巴進行了一系列實體連鎖店的收購,包括投資蘇寧、入股銀泰、收購高鑫零售以及收購餓了么線上平臺等,短短幾年投入超2000億巨資。阿里巴巴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要成為大股東,有重要話語權,以便大力推舉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然而,變革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疫情后,供需關系發生重大變革,新舊零售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線上線下各個渠道都高舉性價比、折扣化的大旗。
2023年,馬云重返阿里巴巴,并提出了全新的戰略思考——“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這一戰略調整意味著,阿里巴巴未來的戰略重心將轉向電商業務、低價市場以及線上云業務。相應地,那些偏重運營、管理和資本密集型的業務將進行收縮,以優化公司的整體運營效率和資源配置。
所以,近期不斷傳出餓了么、盒馬、大潤發、銀泰商業等被掛牌出售的消息。如此密集的出售傳聞,透露出了阿里巴巴持續進行業務梳理、推進業務轉向的強烈信號。
3月18日,阿里集團CEO吳泳銘發布郵件稱,侯毅(老菜)卸任盒馬CEO,由盒馬CFO(首席財務官)百合接任,未來老菜將作為盒馬首席榮譽顧問。有消息稱,這是為后續出售中糧做準備。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巴巴正在放下對“新零售”的執念。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