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奧運會、信息化是產業新革命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這給企業的競爭環境、競爭規則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那么,在這樣的一種情形下,傳統企業如何成功實現產業轉型,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對此,我們應該認識到:
第一,全球化比國際化層次更高、意義更廣。如果一個國家與數個國家的經濟往來可以稱之為是國際化,那么全球化則將范圍擴大到了全球。對一個企業而言,就好像參加奧運會和全運會一樣,你在全運會上獲得冠軍,卻可能連參加奧運會的資格都沒有。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也在改變。以前企業在開展經營時,只需關注眼前的對手就行了。而現在則必須首先考慮:我是否在全球有競爭力?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并要以全球為坐標,對自己的地位和經營定位進行重新思考,否則馬上就會有被別人吃掉的危險。
第二,信息化是一次新的產業革命。我認為,信息產業不應該狹義地認為就是IT產業,也應該包括信息密集的服務業或知識密集的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電信、批發零售等等。它們不是由實實在在的廠房組成,而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我們知道,在信息化時代,創造財富最多的產業是服務業,產品是軟件而非硬件。比如手機,在發達國家,其價錢非常低,真正賺大錢的是它內部豐富的服務內容,時下通過手機發送短信息流行就很說明問題。
這樣一來,傳統產業的價值明顯處于下降狀態,其創造的價值也在變小。與工業化時代只要有硬件就能賺錢不一樣,信息化對人才、創新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耐克公司根本沒有生產線,卻能創下每年100億美元的銷售額,就是利用網絡系統和銷售系統創造價值。傳統企業如果不能適應這種變化就會落隊,最終被淘汰出局。
索尼轉型-構筑網絡時代新公司
那么,如何轉型就成了傳統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生存課題了。
世界上一些著名跨國公司,像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等在完成轉型上都相當成功,這與他們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密不可分。
索尼公司原先也是一家傳統企業,在“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市場實踐中感知到全球化、信息化帶來的變化,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戰略調整。特別是近兩年,索尼加大改革力度,并在組織上構筑出網絡時代新集團公司。以此為指導,索尼一是將原來的10個分公司整合為4個,即家庭網絡產品、個人信息技術網絡產品、計算機娛樂有限公司、關鍵技術及網絡產品分公司。以網絡為主線串結全部產品,如視聽產品、游戲機、電腦等,使之與網絡結合。二是調整集團公司的管理作用。將原來的集團公司變成控股公司,并將以前各個不同下屬部門變成獨立分公司,直接面對市場。
索尼總裁出井伸之認為,傳統企業轉型要經歷三個變化階段:
第一階段,網絡公司的出現,將現存的競爭規則、競爭秩序破壞掉。
第二階段,傳統公司由于受到挑戰而開始變革,從初步改革到逐漸適應。
第三階段,傳統企業和網絡企業合作,開始新企業的時代。
現在,傳統企業的優勢是品牌資產、固定資產及龐大的員工隊伍,弱點是對新時代的適應不如網絡企業快。在傳統企業轉型成為一種全球潮流的趨勢下,不能轉型,將意味著被時代所淘汰。
傳統企業轉型的三條對策
那么,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中國傳統企業要如何轉型呢?
第一,學習借鑒國外經驗。特別要強調的是,在借鑒中一定要抓本質的東西,而不是形式。比如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學習國外建立大集團,但最后形成一些企業單純追求規模上的大。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失誤。大集團應該有,但不應該是數量上的擴張,以質量為主層才符合信息化對軟件、創新、人才的要求。
第二,進入WTO后,傳統企業要一邊完成工業化和市場化,一邊進行全球化和信息化。因為全球化是建立在高度市場化的基礎上的,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業化基礎上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全球化推動市場化,可我們在工業化和市場化兩方面都沒有完成。這樣,我們就應該首先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并按網絡化來調整自己的戰略。即從觀念網絡化到與全球化、信息化相聯的對管理、生產等內部網絡化,再到企業外部如銷售網絡化等。
第三,從全球來看,中國企業先被動全球化,即外資將中國納入其全球化戰略中,中國企業被動對技術進行改造,被迫與世界經濟接軌。然后是中國企業走出去,主動全球化,從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問題。
令人擔憂的是,不少企業現在還認為自己離電子化和網絡化遠得很,我想提醒一句:等待只有被淘汰。
作者:王志樂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