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相關部門表示,“十二五”期間將是電子商務企業更快速發展的時期,物流既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瓶頸也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機遇。同時,亦表示電子商務企業做客戶的同時抓緊機遇進入物流行業,并在下一步發展中向社會開放,成為物流體系中的新寵。
政策與資本雙向合力促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重整與規范
目前,在中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市場掩映下,物流行業逐漸提升至行業企業及中國相關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2011年6月中下旬,中國郵政局發布促進快遞企業兼并重組意見,將積極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的財稅、土地等優惠政策,促使5年內,培養出一批年收入超過百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快遞企業。與政策預期物流企業發展規模相比,大部分中國第三方物流行業企業相差甚遠。從快速推進行業發展的角度,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整合在即。
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5-2011年上半年中國物流行業并購案例數為29起,其中已經披露并購金額的案例數為20起,13起為跨國并購,4起并購企業具有VC/PE支持。從歷年的并購情況來看,2010年的并購事件較多,已經披露的并購事件為15起,這一方面得益于物流行業的快遞發展,大型物流公司在快速擴張過程中往往選取并購產業鏈上下游以“短平快”擴展自身的業務線,另一方面,2009年相關快遞法規的出臺,對于物流行業從業企業設定了更高的門檻,部分中小企業受制于資金,不得不選擇被并購方式得以存續。
盡管目前中國物流行業并購與電子商務相關的企業數量有限,但是清科研究中心預計,近三年內,中國物流行業的并購事件在資本、政策及行業發展的推動下,將更多的與電子商務相關聯。
中國第三方電子商務物流優勢背后難掩不足
相比于電商企業自建物流,中國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中短期成本較低、覆蓋區域廣泛、專業性運作能力較強等獨特優勢,但作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產業鏈重要組成環節,仍難掩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可控性不強,既難以實現二次營銷,又可能部分會導致電商企業客服成本的增加
可控性不強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企業對整個業務流程的管控能力不強。一般而言,電商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主要體現在倉儲及物流配送環節,在配送過程中產生的增值服務較為難以實現,如新產品推廣、公司品牌宣傳等,這種類似于二次營銷的活動,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難以配合實現。
另外,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承接多家的業務,在產品的配送中,配送人員可能無法完全保障服務的質量,造成包裹延遲遞送、配送人員態度不佳等問題的投訴,這可能會增加電商企業的客服成本,而且還可能影響電商企業的品牌形象。
(二)電子商務企業與物流公司后臺對接較難,造成信息流通的不順暢
電子商務企業在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在訂單處理的過程中實現雙方后臺系統的對接。但是,由于很多電商企業采用自主開發的ERP系統,在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時,后臺平臺的對接需要投資較多的資金和精力,而且安全性和穩定性都存在隱憂,容易造成合作雙方信息溝通不順暢。
(三)COD回款周期較長,影響電子商務企業的現金流
對于貨到付款的業務,物流公司協助收款之后,不會與電商企業時時結算,一般會選擇1-4周不等時間進行結算,影響了電子商務企業的現金流。此外,由于中國電商企業的IT管理水平不高,其在流程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為此,在執行代收貨款的過程中,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
第三方物流公司需把握歷史機遇,獲得巨大市場藍海
盡管部分電子商務公司自建物流,但絕不足以滿足電商市場需求,第三方物流無論短中長期都將是電商配送的主要力量。在外部環境與企業發展的共同推進下,中國第三方物流公司需積極規范與整合,以把握市場發展新機遇。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