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降低食品特別是冷鮮食品在運輸途中的溫度,從而減少食品損耗率、保證食品質量的有效手段,冷鏈物流涉及了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的每個環節。
由于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發展尚存在法規不健全、成本過高、產業鏈分散等問題,使得真正送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品質大打折扣,甚至危及身體健康。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表示,整合上、中、下游企業的布局分配,規范冷鏈物流行為,對冷鏈物流業的長遠發展和保障百姓的餐桌安全,尤為重要。
近年來,國家對冷鏈物流產業給予高度關注,并相繼出臺政策予以扶持,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加快建設以冷藏盒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在重點產銷區再建或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加強冷藏保鮮、衛生、質量安全可追溯、檢驗、檢測等設施建設,大型屠宰場應配備冷卻肉車間,大型肉類批發市場應配備冷藏庫,連鎖零售應實施統一冷藏配送。
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和需求增速加快,僅食品行業冷鏈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億噸左右,年增長率在8%以上。目前,國內有1萬多家超市亟待引進冷鏈技術并尋求合作伙伴,農業市場則對其有更大的需求。政策利好與市場需求催生的巨大發展商機使不少投資者對冷鏈物流業產生了興趣。但是成本問題令冷鏈物流發展陷入窘境,進而讓食品安全大打折扣。據制冷快報記者了解,在冷庫、冷藏車的運營成本高,專業人員培訓費用大等困難面前,很多冷鏈物流企業迫于無奈"返璞歸真",紛紛將冷藏車改成普通貨車,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來達到冷藏效果,導致消費者買到的冰淇淋變形,冷鮮食品也不新鮮,使終端消費者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相較普通物流,冷鏈物流的設備技術造價高,必然加大企業經營成本,而這種成本最終又會傳導給終端消費者,從而抬高消費品價格,但高昂的價格往往不能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為此,從高端食品做起,或許能夠成為冷鏈物流發展的一個突破口。與此同時,打造系統的物流網絡,變分散為集中,也將大大提升冷鏈物流的管理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中國冷鏈物流從生產企業到加工業再到批發市場,每一個環節都分布散亂,只有利用網絡技術統一整合和規劃上下游信息資源,建立冷鏈產品的批發交易、商情網絡平臺和運輸系統等才能提高冷鏈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在此方面,中國冷鏈物流應該吸收國外先進經驗。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