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紅孩子公司COO,近日接受了記者采訪。
以下為專訪實錄:
紅孩子2年基本完成轉型
記者:電商行業正在掛起一陣裁員風,紅孩子公司也卷入其中,更有消息稱除了裁員外,紅孩子公司還裁撤了一些分公司,事實是怎樣的?
陳爽:我們沒有跟風這輪網站的裁員,只是對物流結構在進行調整,原來紅孩子公司是自建物流,現在我們正在調整為兼用第三方物流的混搭方式,而且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在上升。這部分調整中涉及到一部分人員流動,大概會減少上百名物流人員。
另外對于紅孩子公司來講,這2年來一直進行著從直郵目錄向電子商務的戰略轉型,這其中一直在進行人員的結構性調整。這不是很多電子商務公司膨脹后的裁員。而且,目前我們沒有任何關閉分公司的計劃,仍然是9家分公司服務15個地區。
記者:現在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高調自建物流,為什么紅孩子公司從自建物流反而轉向第三方物流,原因是什么?
陳爽:我們以前曾經最早的自建物流,甚至還作為第三方給別的公司提供物流,這也是我們去年的策略,當時我們自有物流服務的口碑都不錯。2009年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很快,但是2010年電商都開始建設物流體系時,我們感覺這個方向不再適合我們發展。
記者:您是覺得電子商務企業不適合自建物流嗎?
陳爽:我們認為第三方社會化物流是大趨勢,物流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效益,才能節約社會資源。而且物流企業的管理有其自身特點和文化要求。我們已經走過的自建物流道路,比如市中心效率可能還不錯,但是到城市外圍的時候,一個企業的單量是有限的,不如一個社會化物流對多個企業的服務更有效率。所以,我們選擇更聚焦,將資源與精力更集中到電子商務本身上來。
線上電子商務銷售達到50%
記者:您剛才提到紅孩子公司進行了2年的轉型基本完成,這個衡量的標準是什么?一些運營的數據可否對外披露?
陳爽:今年我們預計能完成15-20億元銷售額,大概母嬰平臺占據一半多點,來自繽購網的近50%。我們兩個平臺目前的平均客單價在300左右,有累計用戶400多萬。2009年的時候,我們還主要是目錄銷售,線上電子商務不到15%,去年達到30%,今年能夠達到50%,基本完成了轉型。公司的業務現在是以網站為主體,目錄將更多的發揮它精準營銷的作用,給老會員。
記者:今年特別多的熱錢涌進電子商務領域,但是紅孩子公司這方面卻比較沉寂,資本方面有何考慮?前幾年也曾傳出過紅孩子公司要上市,現在是什么規劃?
陳爽:我們這幾年一直是原有投資方不斷注資,沒有太大結構性變化。幾個投資方對紅孩子公司轉型的方向有共識,就是這幾年以轉型為主。新的融資渠道我們一直在觀察,而在我們的業務上,母嬰和繽購都定位發展垂直的品類,就圍繞著女性用戶群,還沒有很廣泛發展泛百貨類產品,也沒有拓展特別多的品類,因此沒有對現金流產生很大壓力。IPO方面來說沒有時間表,上市需要選擇好的時間點,資本市場現在這段時間對中國電子商務處于觀望期,去折騰也沒有太大意義。
記者:紅孩子公司兩個平臺是否有實現盈利?你如何看待現在的電商企業用大規模的市場推廣,賠錢賣產品的事情?
陳爽:我們整體沒有達到盈虧平衡,市場方面依然需要投入,即使是利潤率比較高的母嬰,但是由于進入的公司比較多,所以還要加強市場占有率。紅孩子公司的產品從利潤來講是不虧損的,每年產品毛利在上升。從公司經營來講,導致企業最大虧損的是市場投入,也就是用賣產品的錢來做品牌、獲取會員,如果擴張停下來,利潤表現就會改善,不過目前還沒有到這個時間點,如果現在不用成本去獲取市場,一旦格局形成后,去搶市場的成本會更高。
行業出現瘋狂后的后遺癥
記者:但是似乎冬天已經來了,所以大家紛紛裁員瘦身?
陳爽:紅孩子公司發展膨脹的階段是2007-2008年,2009年開始轉型,這期間一直有結構調整。現在別人覺得冷,對我們來說卻很早就有所準備,不需要再踩剎車了,所以現在沒有感到特別大的反差。現在行業出現的情況是去年快速招人、燒廣告、不計成本挖人瘋狂之后的后遺癥。
記者:市場依然處于惡性競爭狀態?
陳爽:昨天和行業內溝通時還談到這個問題,目前互聯網市場需求增長的速度,低于市場投入增長的費用。也就是說用戶就只有這么多,但是加入的企業越來越多,消費者得到實惠,但企業惡性化趨勢增強,當然這幾個月有所收斂,如果這樣下去燒錢沒有底,把消費者也培養壞了,提前透支消費需求。
記者:目前市場上也有許多百貨類電商平臺,和繽購類似定位的還有天天網、樂蜂等等,您如何看待這方面的競爭?
陳爽:在女性購物綜合網站方面,我們的繽購網歡迎競爭。我們的化妝和美食在女性用戶群中正在得到越來越好的信賴。我們希望通過今年一系列的大品牌商的直接合作,比如莎莎,比如韓國館,比如接下來的日本優良品館,還是絲塔芙等,給年齡在25-38歲之間的“輕熟女”女性用戶群帶來更有品質的商品和服務。
記者:關于紅孩子公司的另一個傳言就是,創始團隊紛紛離開,高管也經常有變動。
陳爽: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現在的管理團隊。董事長兼CEO徐沛欣,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一直是這兩個角色。另外有核心的3個高管,我是公司COO,負責運營方面的工作,高級副總裁田冠勇分管采購營銷、營銷,CFO李蔚則分管財務、行政。我的背景是IT和零售,田冠勇在零售行業非常資深,在傳媒行業也有相當的經歷,李蔚是海歸,之前是亞信CFO。
記者:您說的都是職業經理人,公司最早的創始人除了徐沛欣都已經離開。
陳爽:公司最早的創始人,一位是2008年10月離開的李陽,還有一位是去年年底離開的楊濤。李陽離開的時候,公司對于未來的發展,如是堅持做母嬰、還是涉足其他領域時有很多戰略討論,這其中有公司戰略方向的分歧產生。在這個過程中,徐沛欣一直看好互聯網業務,同時認為不應該僅僅做母嬰,還應該拓展女性購物領域。他也比較早的感覺到,創業團隊在公司發展早期有優勢,但是發展到規模來說,還要靠職業化團隊、流程以及管理機制,才是可復制的,這一點對于紅孩子公司來說訴求很強烈。
互聯網公司平臺之爭喜憂參半
記者:目前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爭搶平臺入口,這對于定位垂直的紅海來說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陳爽:對我們來說有喜有憂。由于我們定位垂直,因此都可以去入駐平臺,平臺能夠幫我們吸引人流,還能夠節省投入市場推廣的費用。不好的方面是,他們爭奪地盤,可能會導致行業惡性競爭。
記者:現在有淘寶商城、QQ網購、京東、卓越亞馬遜、當當這么多平臺,紅孩子公司也會面臨如何選擇,選擇的標準是什么?
陳爽:首先是平臺聚集人流的能力,平臺最大的吸引力是人流價值。第二是平臺營造的生態環境是否比較健康,我們和淘寶商城做過很多溝通,也有很多顧慮,原來淘寶C2C人流混雜、競爭以低價取勝,這種情況下橫向完全不可比,但是淘寶商城表示要營造更健康的環境,那我們就決定可以一起努力。
記者:但是QQ網購每個類別都只引入一家垂直B2C,而且基本都是他投資過的,比如女性化妝品類是天天網,你們會不會感到壓力?
陳爽:騰訊的開放策略會有問題。我們和他們的拍拍平臺合作過,但后來又扯了下來,因為拍拍平臺的人群過于年輕。另一方面騰訊在營銷和市場方面來講,還需要經驗積累,整體和淘寶比起來還是弱一些,他們具體的戰略還不是很明晰,我們也需要更多時間評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