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觀上看,制造企業將物流業剝離的過程,也就是企業自身內部流程再造、整合優化資源的過程;從宏觀上說,將第二產業中原本屬于第三產業的物流業剝離出來,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對于山東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業首次納入我國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已經兩年有余,但物流業“弱旅”形象并未有較大改觀。經過近三年的發展,山東省物流業在全省經濟框架中逐漸由邊緣產業向支柱產業轉移,在山東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山東省物流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還有若干難題待解。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當前山東省物流業的真實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走訪了山東省有關政府部門、物流行業協會以及當地企業,以尋求解決物流行業難題的答案。
主輔分離,意義大
“物流,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個‘增長點’不是創造了利潤,而是降低了成本,也就等于增加企業效益。”山東省經信委物流與交通運輸協會副秘書長張正風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別是像鋼鐵、煤炭這樣大進大出的產業,企業通過物流中心或第三方物流統一調度,合理規劃,降低的物流成本相當可觀。
以煙臺玲瓏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其主業輪胎制造業是一種大投入大產出的產業,以集團公司現在規模,僅原材料消耗、能源供應和產品輸出年吞吐量就高達300多萬噸,物流需求巨大。該公司總經理王林告訴本報記者,“我們改變主業與物流業‘一個鍋里摸勺子’的模式把物流業從輪胎制造業中剝離出來成立了獨立的物流公司,在保障主業物流吞吐量的基礎上實現社會服務年運輸收入7000萬元。”
“從微觀上看,制造企業將物流業剝離的過程,也就是企業自身內部流程再造、整合優化資源的過程,同等條件下,生產成本低了就相當于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從宏觀上說,將第二產業中原本屬于第三產業的物流業剝離出來,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這對于山東這樣一個工業大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經信委交通與物流處處長譚顏銘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物流業務剝離,困難多
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對制造業企業來說理應是件拍手叫好的事情。“但是目前,制造業企業剝離物流業務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張正風告訴本報記者。
“一方面,部分制造業企業對現代物流的內涵及管理體系認識不到位,另一方面,制造業企業與物流企業兩者之間出現了脫節。”張正風解釋道,一些制造業企業愿意剝離物流業務,但是物流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與供應鏈的一體化配套服務水平不高,突出表現在小、散、亂,達不到制造業企業所需要的、在最低物流成本下能保障企業實現零庫存生產服務的要求。“這就像大學生一樣,學生說找不到工作,企業說學生能力不行,二者不能很好地銜接。”
此外,據某些制造企業反映,物流業從制造業中剝離后,企業各項稅收費用比剝離前還要高出10%—20%。“如果企業不能得到實惠,剝離物流業務的積極性自然會受到影響,物流市場也就得不到有效釋放”,譚顏銘表示。
“現在制造業與物流業剝離,通常的做法是一些大型制造企業能夠成立企業物流實體,即企業二級法人的物流企業,這已經是當前比較先進的做法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真正進入制造業企業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還不多。”張正風坦言,“這樣一來,物流企業自身可能發展得比較好,但是整個物流行業還是處于相對無序的狀態”。
“兩手抓”試解剝離難題
“針對目前的問題,我們采取‘兩手抓’策略。一手抓制造業企業,提高企業對物流業的認識水平,鼓勵企業進行物流業務剝離;一手抓物流業企業,提高物流企業的專業化服務水平。”譚顏銘表示,“尤其是在稅費方面,要盡快予以量化并落實下來”。
譚顏銘告訴本報記者,一方面,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同級財政等額予以扶持補助的政策,對物流業務與主業成功剝離的物流企業,新增加的營業稅等稅額,各級政府留成部分均按50%獎勵企業,用于支持物流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山東省將對物流企業、物流園區進行評級認證,建立對其人員素質、核算體系、服務體系等全方位評價的考核機制。
“為了改變物流業的無序狀態,山東省還將在全省范圍內按行業形成物流聯盟,有序地整合和組織行業物流資源,通過信息化支撐,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讓物、信息、資金真正有序地‘流’起來。”張正風透露,目前,已有部分行業物流聯盟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