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在上海召開的“速凍食品媒體溝通會”上,專家呼吁,政府應在關注速凍食品生產企業的同時,用標準強化低溫冷鏈物流行業的儲存條件,如保持冷藏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確保消費者飲食安全。
食源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不是細菌本身,而是細菌大量繁殖后所產生的腸毒素。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謝晶教授說,只有當金葡菌的數量在每克食物中達到10萬個以上的時候才能分泌葡萄球菌腸毒素,因此工業上控制金葡菌危害的關鍵是盡量降低金葡菌的數量,控制其產毒的條件。
謝晶教授表示,速凍食品的生產和儲存環境并不具備金葡菌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因為冷凍行業整個生產過程均有嚴格的溫度控制:超低溫急速冷凍溫度(-30攝氏度);成品冷鏈運輸、儲藏-18攝氏度;消費者購買后也是放入家庭冰箱的冷凍室中。在這樣的條件下,速凍食品的生產與儲存都不利于金葡菌的生長和毒素產生。速凍產品相對常溫生產和儲存的生鮮產品(包括自家包的水餃)而言更安全。
謝晶指出,速凍食品進入流通領域后,由于該領域對冷鏈物流及銷售終端缺乏嚴格管理,對于-18攝氏度的條件很難保障。因此,我國低溫冷鏈物流行業的管理值得關注。
專家們呼吁,政府應在關注速凍食品生產企業的同時,用標準強化對于低溫冷鏈物流行業儲存條件的嚴格要求,如保持冷藏溫度在-18攝氏度以下,確保消費者飲食安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