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
物流對電子商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物流是實現電子商務的基本保障。商流活動的最終結果是將商品所有權由賣方轉移到買方,物流在電子商務交易的商流中起到了后續者與服務者的作用,沒有現代化的物流,電子商務的開展將難以實現。第二,物流能夠提高電子商務的效率與效益。物流是電子商務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理念的最終保證,物流系統的效率高低是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只有高效率的物流系統,才有高效率的電子商務,才能支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缺少強大的物流支撐,電子商務將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2物流模式的比較分析
對于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物流戰略是其總體戰略的一部分。為了實現企業的總體戰略,規劃好配套的物流模式就顯得十分重要。科學地選擇企業的物流模式是實現物流戰略的關鍵。企業的物流模式是指從一定的觀念出發,根據現實需要,構建相應的物流管理系統,形成的有目的、有方向的物流網絡。電子商務優勢的確立必須以可靠、高效的物流運作為保證。一個恰當的物流業務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物流戰略的三大目標:降低成本、節約資本、改進服務。
按照企業外部物流的實現形式,相應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類: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聯盟。其中后兩類同屬于物流外包業務,區別在于外包業務中企業之間的合作程度存在差異。
2.1自營物流
自營模式主要指企業擁有自備倉庫、自備車隊等物流運輸配套實施,獨立承擔物流配送業務。
企業通過自營物流直接支配物流資產,控制物流職能,保證貨物暢通與顧客服務質量,從而有利于保持企業與顧客的長期關系,且利于企業掌握對顧客的控制權。此外,企業通過自辦物流,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商業秘密的外泄與擴散。然而,對于自營物流,企業仍需慎重考慮,因為構建自營物流需要大量的資金購買物流設備、建設物流倉庫與構建物流網絡,這不僅會分散企業的資金,影響核心能力的構建,而且資金的占用率高,投資回收期長,大大加重企業的財務負擔。
2.2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物流渠道中的專業化物流中間人,以簽訂契約的方式,在一定期間內,為客戶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專業物流服務,也稱為“契約物流”。
企業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物流作業成本,降低對物流作業的投資,從而有助于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上;也可以通過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專業技術等資源,克服企業內部勞動率不高等問題;還可以極大地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提升企業形象。但是企業若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就失去了對物流渠道的控制權,增加了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容易受制于人,就物流公司來說,他們對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有依賴,但不強烈,充其量這筆交易是其眾多交易中的一部分;但對電子商務企業而言,物流服務質量與效率將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嚴重影響。此外,就國內而言,物流外包業務尚未成熟,第三方物流也難以完全滿足個性化需求,尤其是對于大型電子商務企業。
2.3物流聯盟
物流聯盟是以物流為合作基礎的企業戰略聯盟,它是指兩個或多個企業之間,為了實現自己的物流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協議、契約而結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網絡組織。
利益是產生物流聯盟最根本的原因。通過形成企業間的物流聯盟能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率,節約物流成本。此外,通過橫向或縱向的聯盟,企業可以專注于其核心業務以增強核心競爭力。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由于自身的規模資金限制,通過聯盟方式能有效地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但是,物流聯盟也存在不少問題。第一,擔心被置于物流管理之外,失去對物流渠道的控制能力;第二,擔心企業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的外泄,從而可能影響并削弱企業未來的市場地位;第三,物流聯盟的利益分配難以達成一致的共識。
3物流模式的選擇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選擇的物流模式主要有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聯盟這三種,而且這三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企業到底是自營物流還是外包,不能一概而論。企業在進行物流決策時,應立足于自己的實際需要和資源條件,以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導向,綜合考慮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選擇物流模式。
3.1物流子系統的戰略地位
在物流模式決策時,首先要考慮物流子系統的戰略重要性,它是電子商務企業決定實施哪種物流模式的首要影響因素。物流地位越重要,企業自營物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而物流戰略對企業的影響因企業所屬的行業性質而定,不同的行業對物流的要求不同。對于零售、分銷商而言,物流戰略意義大,要求加強對物流渠道的控制,故自營物流的可能性較大;而對于生產制造商來說,物流相對而言戰略重要性偏低,故選擇外包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物流戰略的影響力還跟企業所具備的物流專業人才及物流占企業總成本的比例有關,企業所擁有的物流人才越多,物流所占成本比例越大,企業物流戰略意義也就越大。
3.2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
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是影響其選擇物流模式的又一重要因素。通常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若電子商務企業具有比較強的物流管理能力,自營物流就顯得比較可取。而且其物流管理能力越強,自營物流的可行性就會越大,而在電子商務企業對物流的管理能力比較差的情況下,如其物流子系統在戰略上處于一定的重要地位時,則應當選擇合適的物流伙伴來建立物流聯盟,反之則采用第三方物流較為合適。
3.3對企業柔性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企業要根據市場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向、重點、市場以及產品等問題,這就對企業的柔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而言,物流外包可以使企業具有更大的柔性,而且能夠較容易地對企業業務的內容、重點與數量等進行相關調整。因此,對處于發展變化速度較快行業中的企業,其商品數量、種類等比較不穩定、非規則化及變動較多、較大,通常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相對較快地調整其經營管理模式和相應的業務,故為保證其足夠的企業柔性,應當采取外購物流服務。相反,而對業務相對穩定,物流商品種類也比較穩定、數量大的企業,對企業的柔性要求也比較低,故采取自營物流的可能性較大。
3.4物流系統總成本
在選擇是自營還是物流外包時,企業必須要弄清兩種模式下的物流系統總成本,通常來說,企業的物流系統總成本包括三大板塊,分別是采購成本、庫存成本和配送成本,而這些成本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現象:減少庫存數量,可以降低庫存費用及倉儲費用,但卻會帶來缺貨率上升進而導致訂貨費用與運輸費用的增加。如果訂貨費用與運輸費用的增加部分超過了庫存費用和倉儲費用的減少部分,就會造成總物流成本的增大。因此,電子商務企業在選擇與設計物流系統時,應當對物流系統的總成本加以論證,最終選擇總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統。
3.5企業產品自身的物流特點
物流對企業的影響程度跟企業產品自身的特點有關,不同類型的產品對物流的要求存在著差別。
對大宗工業品原料的回運或者鮮活產品的分銷,可以采用相對固定的專業物流服務供應商與短渠道物流;對全球市場的分銷,宜利用地區性的專業物流公司來提供支援;對產品線單一的或做配套的企業,則應當在龍頭企業統一下自營物流。另外,產品自身的單位價值對物流方式的選擇也會產生一定影響。如對單位價值較大的商品,企業往往會傾向于采取自營物流的方式,而對小批量單位價值較低的商品,企業則傾向于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來送貨。
4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物流作為整個交易的最后一環,物流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商品的銷售成敗。而對于不同的企業,面對著不同的物流模式,往往難以抉擇可知,且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聯盟這三種物流模式各有優劣,企業若選擇不當,輕則造成運作成本的加大,重則關乎企業的戰略成敗。因此,企業必須要慎重選擇,以確保所選擇的物流模式切實適合自身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