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乏戰略合作和服務意識
供應鏈的良好運作需要企業具備正確的合作觀念和較好的服務意識。但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經營誠信度普遍較低,對供應商托欠貨款、給客戶提供劣質產品和服務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直接影響了企業間合作關系和機制的建立。另外,仍有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供應鏈為推動式,這必然會導致企業研發的產品不能滿足客戶需求。而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要節點企業間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最終客戶需求為驅動力,通過協同運作來實現“多贏”,所以這些短視行為不利于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實施。
(二)物流運作難以滿足供應鏈需求
物流是供應鏈管理高效運作的關鍵之一。我國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宏觀物流環境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差異,我國物流市場成熟度偏低,相關的規章制度不太完善,缺乏統一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物流的暢通。對于自營物流的中小企業,不同的自建標準在企業溝通合作時設置了巨大的阻礙。另有部分中小企業選擇將物流業務外包,但由于當前我國物流供應商的整體服務水平較低,不少企業總在選換新的物流供應商。這不僅產生了較高的變更成本,也影響了中小企業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形成。
(三)信息化水平影響信息共享實現
供應鏈的一體化運作需要以信息系統建設、信息平臺搭建為前提,通過配置相應的信息技術來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管理。但由于受到經營環境、管理理念、資金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總體水平偏低。雖然中小企業意識到信息化建設應向更高層次的系統應用與整合方向發展,但是信息化建設不足的現狀使節點企業間的數據難以及時、準確、安全地傳輸,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信息共享。雖然部分企業實現信息共享,但每個企業對于互接區域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也不相同。
(四)成本偏高、資金周轉率低、訂單響應不及時
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中有較強的成本控制和資金回收能力。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的存貨過于分散而且整體規模偏大,這不僅造成了較高的倉儲成本,更意味著低效率的資金周轉。另外,將近半數的中小企業訂單準備時間需要10天以上,有的甚至需要30天以上。平均兩周的訂單響應時間說明了中小企業供應鏈的反應能力整體偏低。過高的庫存水平和成本,會影響企業競爭力提升;過低的資金周轉率,會降低對支撐技術的投入;過慢的響應速度,會使企業失去商機,在市場競爭中淘汰。
(五)復合型供應鏈管理人才緊缺
人才是供應鏈之間競爭制勝的關鍵。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大跨度的管理理念,所涉及的業務基本上均具備跨職能、跨行業的特點。中小企業根據業務需求配置人員,但是供應鏈的運作經常涉及多項領域的高新技術,所以中小企業供應鏈運作不但需要專門人才,而且需要既精通供應鏈管理理論、方法和手段,又懂電子商務和IT網絡等其他領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在我國無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都缺乏這樣的人才,國內更是缺少對供應鏈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訓。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我國正逐步全面對外開放各項領域,國外各類企業抓住機遇相繼涌入中國市場,導致國內企業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小企業增強競爭力勢在必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