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8月份,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視察中科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所時,對物聯網應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并提出了“感知中國”的概念。自此,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
一時間,各種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2013年2月17日,國務院出臺物聯網發展指導意見,各種物聯網概念股更是一路飆升。
物與物相連,物與人相連,物聯網的行業跨度之廣,可謂前所未有。那么這幾年的市場培育,物聯網真正落地的應用有哪些?真正屬于需求驅動市場的又有哪些?我們只能從扎根在這個行業的企業那里尋找答案,以圖窺得行業發展的一角。
往上走的物聯網
4月12日,深圳市中興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中興通訊剛剛在今年1月份掛牌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召開了第一屆渠道代理商大會。大會上濟濟一堂的合作伙伴,凸顯中興物聯并不是白手起家。
剛剛走馬上任的總經理古永承表示,中興物聯由原來歸屬于中興通訊手機體系的物聯網業務單元以及中興移動與物聯網相關的兩班人馬重新組建而成,而中興通訊最早投入物聯網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03年。新成立的中興物聯近150人,有60%屬于研發人員。
古永承介紹說:“去年我們的通信模塊有4個億的收入,市場和營銷隊伍也有一定的積累。”
新公司重組之后,古永承也定下了未來的發展目標,一是延續母公司中興通訊在通信領域的領先地位,將中興物聯打造成物聯網領域的標桿性企業;二是營收上一個新的臺階,未來三年突破10個億,使拳頭產品之一通信模塊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古永承稱,在市場化發展比較成熟的今天,選擇一個往上走的行業去發展很重要,而物聯網目前就屬于往上走的階段。中興通訊成立中興物聯來獨立運營以專注物聯網領域,能夠更快速地響應跨行業客戶的需求,同時提高定制化能力,使方案更靈活。
這的確是一個往上走的行業,來自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為1933億元,預計到201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896億元。而國聯證券的研究數據也顯示,2012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3650億元,預計2015年將超過5000億元,并且會在隨后較短時間內達到萬億元規模。
中興物聯總經理古永承
共享共贏的合作伙伴
如何從扎根于通信運營商市場的供應商快速切入物聯網領域,古永承首先提到的策略就是聯手行業合作伙伴,根據他的計劃,中興物聯今后每年都會舉辦渠道代理商大會,
邀請一些深耕行業的優秀企業一起研討物聯網發展,并向他們介紹中興物聯產品的最完整定位,包括未來發展的路線圖。在今年的第一屆渠道商大會上,古永承向他的合作伙伴們又增加了不少政策,用于激勵合作伙伴擴大市場規模并不斷進入新的領域。
他還希望發展更多的合作伙伴,希望與這些在行業有深刻理解和浸潤的企業互通有無、分工合作、共享、共贏、共同成長。
也正如古永承所說,隨后接受采訪的渠道商頂點科技和利爾達都分享了自己近幾年的增長數據:
頂點科技與中興的合作起于2007年,是最早代理中興通訊模塊的渠道商。總經理陳立同特別表示了對中興的感謝,他在2006年放棄索尼愛立信亞太區市場總監的位置,選擇創業,2007年牽手中興通訊并不斷在專業市場拓展,今天頂點科技的營收已突破3.5億人民幣,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產品。
利爾達科技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王陽表示,和中興有長達三年多的合作,來自中興模塊的產品營收目前雖然只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但這部分是公司多個業務里面增長比較高的。每年50%~60%的增長速度遠超行業平均10%的增長率,利爾達科技年營收已超過十億。
應用發展參差不齊
根據兩位合作伙伴的介紹,物聯網在一些細分行業市場中還存在概念炒作現象,另外一些市場卻進入了以價格取勝的同質競爭階段。物聯網發展,可以概括為高端市場緩慢培育,低端市場同質競爭。
走得比較快的幾個行業有車聯網、電力抄表,以及戶戶通和POS機終端。
中興物聯副總經理王志軍介紹說,車聯網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期,雖然國內的智能車比例僅占5%,但復合增長率非常快,國內已強制兩客一危(指從事旅游的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安裝追蹤模塊。
在王志軍看來,車聯網算是需求驅動市場的一個行業,從來自政府強制性的中國兩客一危和歐盟的eCall類業務,到汽車OBD等車輛狀態檢測,再到圍繞車輛行駛如路況、導航以及引導消費等的增值服務已經初步形成產業鏈。
戶戶通也是如此,這是一款針對電視的應用,在一些沒有有線網絡資源的山區,需要利用無線的方式傳輸信號。廣電目前對戶戶通投入相當大,去年的招標規模達到1200萬的量。
電力抄表則是比較成熟的市場,每年都有300-500萬的采購量。陳立同認為電力行業可能會為單相表內置GPRS模塊,這個量至少有4億。
頂點科技還有一塊發展較快的業務是智能電視,采用了中興物聯的3G模塊,主要銷往歐洲市場。頂點在車載領域已經做到了前裝,與奔馳、寶馬、比亞迪等汽車廠商達成合作關系,陳立同稱,他們近期還和全球最大的家居企業宜家達成了合作關系。陳立同對物聯網發展前景相當看好,車載、電力抄表、智能電視、戶戶通和安防監控目前是頂點科技主攻的市場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產業園。
當然快速發展的行業也有一些不好的兆頭,隨著越來越多看好這個行業的新軍加入,價格壓力也隨之而來。陳立同稱,當很多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價格因素放在第一位的時候,他真的很為這個行業感到擔心。因為只有給下游的供應商一定的利潤空間,他們才能對技術和產品、服務持續投入。遺憾的是,國內一些引領物聯網發展的龍頭企業并沒有培育健康產業鏈的意識,將價格因素放在第一位,這樣就容易導致下游的企業去走鋼絲,產品品質難有保證,物聯網長期健康發展實在堪憂。
政府角色不可或缺
那么很明顯,高端市場需要去培育去引導,但利潤可觀;低端市場需求量大,但價格戰已成常態。
依靠小企業去培育、引導市場需求明顯不客觀,所以陳立同說,引導和培育市場需要中興這樣的大企業去做,他們對信息化和物聯網的推動,使得我們的產品銷量大增。古永承則說,物聯網單靠一兩家大企業去推動很難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很多深耕行業的企業對需求有著準確的把握,他們缺的是支持方案,而中興能夠為他們提供這些。看來他們的確做到了共享、共贏。
但物聯網發展還有一個缺少不了的角色是政府,古永承表示,車聯網雖然是發展較快的行業,但目前的主要阻礙就是標準不統一,連事實標準都沒有,雖然作為骨干企業,中興參與了大大小小各個組織的標準制定環節,但最后需要拍板確定標準的仍然是政府。
古永承說,只有接口標準化,才能將各個分散的車的孤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真正的車聯網。
因為,相對通信行業來講,物聯網橫跨的各個行業仍然是比較封閉的,產業鏈上下游會制定各自的標準,這對互聯互通、規模化發展形成了不小的障礙。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