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物流體系中,“倉庫”這個名詞已逐漸被“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所取代。倉庫概念內涵發生了變化,必然帶來其建筑形式、功能要求、建設技術等方面的相應改變。作為物流生產活動的重要場所,一個設計合理、安全到位、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倉庫)對于企業的生產安全和經營效益都至關重要。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規模的物流中心建設與改造升級熱潮,各種類型的物流中心大量涌現。本文將圍繞物流中心建筑的特點、組成部分、建設要求、發展趨勢等作深入分析。
建筑特點與組成部分
1.物流中心體現出工業建筑的特點
中元國際工程公司物流工程所副所長寇怡軍向記者介紹,倉庫(物流中心)首先屬于工業建筑范疇。工業建筑有很多分類方法,按照其功能與用途,大體可以分為兩類:工廠生產廠房和倉庫(物流中心)。因此,倉庫(物流中心)鮮明地體現了工業建筑的一些特點:建筑本身要以滿足工業生產為前提,因此生產流程、工藝等對建筑構造、結構、布局有很大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 生產操作流程決定物流中心的平面布置形式。
第二, 物流中心一般有較大的面積和空間,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這是因為在其內部需要存儲貨物,配置貨架等物流設備,為操作人員以及叉車、輸送機等設備留出作業空間等。
第三, 物流中心建筑本身,包括地面和建筑主體需要承受較大重量的荷載量,因此需要防沉降及防起灰。而庫房的圍護結構,也就是墻體等也需要能夠承受如設備碰撞、運行振動等所造成的載荷。
第四, 倉庫建筑結構相比民用建筑復雜一些。因為倉庫很多是大跨度和多跨度建筑,應充分考慮解決室內的采光、通風和屋面的防水、排水問題,需在屋頂上設置天窗及排水系統;對于有恒溫、防塵、防振、防爆、防菌、防射線等要求的庫房,應考慮采取相應的特殊構造措施;對于生產過程中有大量原料、半成品、成品等需要搬運,應考慮所采用的搬運設備的通行問題;大多數庫房還需要考慮電力、信息網絡等的綜合布線要求。
第五,為保證貨物、設備、尤其是作業人員的安全,倉庫建筑非常重視消防等安全設施的合理布置。
2.分類與主要組成部分
倉庫按所儲存物品的形態可分為儲存固體物品的、液體物品的、氣體物品的和粉狀物品的倉庫;按儲存物品的性質可分為儲存原材料的、半成品的和成品的倉庫;按建筑形式可分為單層倉庫、多層倉庫、圓筒形倉庫、立體庫等。隨著社會經濟和現代物流的發展,很多企業的倉庫運營中,貨物流轉速度加快,儲存功能弱化,而訂單貨物分揀、配送、包裝等功能不斷加強,倉庫逐漸進化為物流中心(歐美也稱之為“配送中心”)。
不論是倉庫還是物流中心,其主要組成部分大體是相同的,一是建筑體及其組成的存儲、運營空間,一是建筑內部的物流設備設施組成的整體物流系統。其建筑結構主要由三面組成:屋面(即屋頂)、墻面(即墻體)、地面(地坪)。此外,月臺是倉庫區別于其他工業建筑的獨特部分,作為裝卸貨物的區域,也是倉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建設理念與核心環節
1. 規劃建設物流中心的正確步驟是,先有物流系統規劃,再考慮庫房建筑。因為建設物流中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在確定了公司的整體戰略和發展計劃,明確了物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貨物處理量和處理能力、運作流程之后,有的放矢進行物流系統規劃,再考慮庫房建設,才能夠建成一個符合企業預期、能夠高效運營的現代化物流中心。
2.形式服務于內容。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陶蓉介紹,現代化物流中心有多種建筑形式,具體選擇什么樣式要根據實際需求而定。寇怡軍所長強調,在物流中心的設計中,建筑形式并不是設計重點,關鍵是要規劃設計好物流中心內部的運作流程和整體布局,內容決定形式。
3.綜合考慮建設成本與使用成本。物流中心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是投資方考慮的重要方面。但遺憾的是,很多企業卻不能準確估算出物流中心的建設成本。據陶蓉總監介紹,其原因在于企業并沒有綜合考慮清楚物流中心的建設成本,例如,對規劃建設地塊現狀了解不夠,對周邊環境沒能充分了解,沒有選擇好更適合的施工方案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物流中心建設成本大幅增加。
此外,對于企業來說,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希望能夠盡量降低其運營費用。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也需要在物流中心規劃建設階段綜合各方面因素充分考慮清楚。正如寇怡軍所長強調說:“我們在規劃物流中心時經常會用到一個名詞——建筑經濟學,即這個建筑能不能高效運作,能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是成功的。”
值得重視的發展趨勢
1.先進技術應用引發建筑形式變化。
傳統的倉庫以單層倉庫、多層倉庫和圓筒形倉庫為主。還有在軍事上經常采用洞庫,因為這種形式的倉庫隱蔽性較強。
隨著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現代化倉庫更多地向物流中心轉變,其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立體倉庫越來越多。特別是隨著自動化物流裝備的大量使用,自動化立體庫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自動化立體庫這個分支上出現了“庫架合一”整體式立體倉庫,顛覆了以往的倉庫建設理念。整體式立體倉庫的貨架、房架、彩鋼板等形成了一個整體,貨架除承受貨物的荷載外,還兼作建筑物承重的結構,支撐著屋面和墻面圍護。相對于分離式立體倉庫,整體式立體倉庫的優點眾多,如,高度更高,可以有效利用空間;具有較好的抗震能力;物流設備安裝施工便利,速度快等。
此外,在一些人眼中,物流中心可能不僅僅是一種功能性建筑,在很多地方新建的物流中心越來越像藝術類建筑,以美觀獨特的造型展示出企業文化,成為一些企業在建設物流中心時的新追求。
2.從倉庫到物流中心,已不僅僅是建筑問題。
談及倉庫建筑的發展變化,寇怡軍所長很是感慨。他說:“首先,倉庫的內涵已發生了變化。現在‘倉庫’這個名詞已逐漸被‘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所取代。以前倉庫最主要的功能是存儲貨物;而現代化物流中心是一種綜合型的建筑,存儲功能只占一部分,揀選、配送前的處理等功能越來越重要;一些航空樞紐物流中心甚至是沒有存儲功能的,只是單純的分揀功能。”
倉庫功能的變化帶來設計理念的突破。寇怡軍所長說:“以前設計倉庫時,計算儲存量是核心,這是一種靜態的設計理念;如今在設計物流中心時更多的是關注貨物吞吐量、流通量,這是一種動態的設計理念,并且必須了解物流中心的運作流程、工藝等,物流中心的設計最重要的部分是工藝設計,而建筑設計要服從和服務于工藝設計。”
此外,倉庫的建筑材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統稱。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木材、金屬、瀝青、合成樹脂、塑料等。近些年來在倉庫建設中,大量使用了各種板材、鋼結構等。因為這些材料能夠定制化生產,大大縮短了庫房的建設周期。此外,物流中心建設體量越來越大,鋼結構等也有利于實現大跨度,保證倉庫內部空間。
3.綠色物流中心建設成為趨勢。
節能環保的綠色物流中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使用更少的能源。如,在屋頂安裝光伏設備,利用太陽能發電。第二,高效利用水資源。如,在屋頂安裝雨水收集系統,雨水轉化為可以利用的水,節約水資源。第三,在物流中心建設中大量使用環保材料。第四,建筑本身力求低排放。如,降低物流中心產生的廢棄物,力爭將廢棄物循環使用或作無害化處理。
而在寇怡軍看來,一個內部運作流程非常順暢、合理、高效的物流中心,肯定是節能環保的。“在一定條件下,建筑本身通過材料、建筑工藝等能夠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但建設綠色物流中心不應局限于建筑本身,做好規劃設計才是重點。”他說。
4.物流中心建筑規范亟待更新
據悉,我國對于各類倉庫如何建設都有明確的建筑設計規范。但是隨著倉庫轉變為物流中心,其功能不斷發展擴大,其設計規范也需要進行更新。據寇怡軍介紹,在建設部等部委的組織下,最新《物流建筑設計規范》正在抓緊編寫中,不久即將發布,該規范的一大變化是適應了當前物流中心功能發展的需要。例如消防分區問題。在原來的規范中,消防分區的劃分面積較小,不利于物流作業順暢進行;新規范將擴大消防分區的劃分面積,并在消防設備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運用新設備、新技術等手段,既保證物流中心能夠更流暢運營,又要加強防火能力,提高安全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