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生鮮電商正在悄然升溫。伴隨著天貓、京東、一號店等大平臺的進入,被稱為電商最后一塊“藍海”的生鮮業務正在成為電商平臺間新一輪的競爭熱點。
生鮮電商,主要是指通過電子商務方式銷售生鮮食品。由于生鮮蔬菜水果、海鮮肉類等產品要求倉儲物流過程中的必須低溫冷凍冷藏保存,且損耗率大,這些因素推高了成本,因此在過去的幾年間,國內生鮮電商的發展一直相對沉寂。
盡管此前已經出現了包 括我買網、多利農莊、優菜網、沱沱公社等生鮮電商,但由于冷鏈等因素制約,卻鮮有大電商平臺進入生鮮領域,這使得生鮮電商市場的規模和可覆蓋區域有限,限制了生鮮業態的發展。而這一切在2013年開始發生改變。
“大電商平臺的進入標志著生鮮電商開始從垂直領域,進入到規模化的擴張新階段,生鮮電商的發展也因此提速。”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說道。
“藍海”的困局
“放眼望去,在電商領域,圖書、3C、百貨都已經白熱化競爭,也只有生鮮產品還有發展的潛力和機會。”一號店副總裁郭冬東表示。
順豐電商總裁李東起也同樣對生鮮食品的未來表示樂觀,他表示說,2012年國內網絡零售交易規模達1.31萬億元萬億人民幣,但是食品類電商比重卻不足1%,這顯示出了食品類電商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還有現成的案例驗證著生鮮市場的機會。在國外,生鮮電商已經相對成熟,形成了幾家生鮮電商的代表型企業,其中包括了FreshDirect(生鮮直達)、PeaPod、 RelayFoods、Ocado(奧凱多)。以FreshDirect(生鮮直達)為例,這家公司創立于2002年,為紐約市及周邊地區提供生鮮在線訂購服務。目前員工人數超過2000人。2012年的營收約為4億美元。
與國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生鮮電商的不溫不火。盡管已經有一些垂直生鮮電商涉足,但是無論是發展的規模和影響力都尚顯稚嫩。而國內主流的大電商平臺對于生鮮業務則都態度謹慎。
“原因很簡單,物流問題難以解決。生鮮業務冷物流鏈如果采用外包,則意味著電商需要付出比普通貨物高出一倍的物流成本。而如果采取自建冷鏈物流,則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這樣做顯然是在冒險。”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困擾生鮮電商發展的還有較高的損耗率,據一號店副總裁郭冬東介紹,生鮮電商的損耗率一般會達到30%(普通貨物的損耗率一般在1%以下),這極大推高了電商成本。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客觀限制,因此垂直電商大都采取了定位中高端客戶群,以高價值產品帶來的高利潤來彌補因為成本過高帶來的問題。
曾經歷了兩年生鮮電商創業,也曾一度因為融資困難轉而要出售創辦生鮮電商業務的優菜網創始人丁景濤,在總結經驗時認為,目前目前生鮮電商還需要解決如下問題才會有未來。分別是:首先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其次給客戶更多的安全感;最后是解決好生鮮物流體系建設。
不難看出,生鮮業務是藍海,但要想真正在其中獲益,除了企業自身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和安全感之外,對于電商企業而言,擁有社會化的冷鏈物流體系配套是生鮮電商發展的基石。
冷鏈加速布局與整合
“對于生鮮電商而言,要想實現行業的大發展,首先要有足夠的冷鏈物流體系作為支撐,但是中國的冷鏈物流行業卻發展滯后。”有業內人士說道。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嚴重落后、僅有機械冷藏列車1910列,機械冷藏火車2萬輛,冷藏保溫汽車占貨車比重僅為0.3%,而美國的比重為0.8-1%。其次我國的冷藏倉儲普遍老化、且分布不均。
如此大的差距,成為生鮮電商的阻礙,但同時也蘊藏著商機。
順豐速運在2011年就已經覺察到冷物流連將可能會產生爆發式增長,并開始嘗試布局。2012年,順豐優選成立,電商業務起步,這為順豐集團帶來了一個拓展業務的機會——順豐80%的快遞業務來自于B2B企業用戶,如果能增加冷鏈物流,將為公司帶來一個新的業務補充。
順豐電商總裁李東起表示,順豐優選在北京嘗試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即通過“速度”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具體做法是,在城際干線之間采用冷藏車的方式快速送達,而在城市宅配環節中,則采取“保溫箱”或者“冷藏箱”的方式快速送達,這種半冷鏈的方式,避免了進行全程有緣溫控配送,大大縮減了物流成本,同時因為強調快速配送,而能保證生鮮的新鮮度。
李東起介紹,目前順豐集團已經開始拷貝北京經驗,并在全國開始布局冷鏈物流。在2013年年底前,將有望在珠三角、長三角、和已有的京津地區實現生鮮冷物流配送。
“做這樣布局不是僅僅為了優選的配送,而是要將冷鏈物流配送,打造成順豐除了商用業務之外又一個重要的業務補充,我們將來也僅僅只是順豐冷鏈物流的一個客戶。”李東起表示。
與順豐自建冷鏈物流的方式不同,阿里巴巴正在嘗試,通過對線下不同冷鏈物流資源的整合來擴展生鮮市場。
天貓相關負責人對TechWeb表示,截止七月二號,天貓已經整合了26個城市的冷鏈物流企業,實現了這些城市的冷鏈物流覆蓋。其具體的做法是,天貓牽頭在26個城市中尋找可以合作的冷鏈物流企業,按照相應的標準篩選,最終使得入圍的企業成為天貓指定的冷鏈物流商。
“這意味著天貓將會逐步整合全國的冷鏈物流企業,使其成為天貓生鮮產品的配送商,這些冷鏈公司之前往往是為當地超市等地配送產品,我們最終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全國的一張冷鏈物流網。”該負責人表示。
不難看出,在冷鏈物流問題上,目前已經有兩股力量推動解決。一方面是企業自建,另一方面則是整合現有的冷鏈物流資源。這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動生鮮電商業的發展。
市場進入規模化擴張
梳理目前垂直生鮮電商普遍的生存模式,以農場+自營冷物流鏈居多,自建或者合作農場使得生鮮產品的質量得到保證、產品利潤提高、自建冷物流鏈保證了產品的物流配送。但同時,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即難以實現規模化的擴張。
“一個市場要想起來,除了眾多小企業參與之外,更關鍵的在于要有平臺商的進入,因為只有大平臺電商進入,才可能有更多的資源進入,大平臺帶來的驅動力會推動行業的升級發展。”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從2012年開始,這一預期正在變為現實。先是京東開放平臺宣布涉足生鮮業務,合作的賣家已超過300家,涵蓋蔬菜、水果、海鮮水產、半成品、凍品、禽蛋、鮮肉、加工肉類八大類目。
京東對TechWeb表示, 京東自營生鮮業務正在積極籌備中,將于9月正式上線。
一號店副總裁郭冬東則表示,自從今年3月28生鮮業務上線之后,采用第三方冷鏈物流的方式,生鮮業務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現在一號店正在積極進行擴張,截止今年9月,將把生鮮業務覆蓋的地區擴展到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
順豐電商總裁李東起介紹,隨著順豐冷鏈體系今年年底實現對京津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覆蓋,順豐優先的業務也將同步在這些城市展開。此外除了果蔬產品之外,8月份將會上線對溫度要求更高的生鮮肉類產品。
天貓的理想似乎更大,據天貓相關負責人表示,天貓專門成立的物流整合團隊,將在已有的26個城市之外,繼續整合擴張冷鏈物流,并邀請更多的生鮮品牌來天貓開店,最終形成全國最大的生鮮電商平臺。
“這些電商巨頭的進入,為生鮮電商市場帶來了強勁的驅動力,它會更好的培育市場,也標志著生鮮電商市場正在從垂直電商的區域探索,轉變為這個領域的規模性擴張。可以預見的是,2013年大電商平臺對生鮮領域的擴張將會提速,而現在發生的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