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以其毛利率高、消費頻次高等特點,在近幾年始終處于電商平臺目光的“焦點”。2015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將達到1283億元。
在中央一號文中,國家亦表示要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農產品的市場,一直以來流通都是短板。數據顯示,冷鏈成本通常占生鮮電商單價的40%以上,2015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1509億元,物流總額在3.5萬億-4萬億之間,冷鏈每年增長達到22%,生鮮電商對其“增量”功不可沒。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表示,要著力解決農副產品標準化、物流標準化、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柜、冷鏈儲藏柜、代收服務點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在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冷鏈配送則被視為推進農產品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指出要“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范,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同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來自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冷藏車預計增長1.4萬輛左右,冷藏車保有量突破9萬輛,同比增長18.4%,冷庫總保有量達到3710萬噸,同比增長11.76%,中冷物流、海航冷鏈、齊暢冷鏈、凱雪冷鏈等企業紛紛登陸新三板或上海股交中心的E板,與此同時,大韓通運控股榮慶物流、三井物產與領鮮合資、伊藤忠與遼漁牽手……諸多冷鏈企業希望“借東風”在“藍海”中揚帆遠航。
然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冷鏈發展確實有相當大改進空間。目前冷鏈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由此衍生出大量問題,應適時修訂標準。秦玉鳴向記者透露,目前大冷鏈環節存在著相應的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但缺乏強制性標準。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在制定中,最快在今年底可以頒布。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