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基礎知識之全解全析
來源:中國物流產品網
| 2011-01-25 10:31
|
作者:中國物流產品網
一、叉車發展簡史
世界叉車最早出現在1914~1915年之間,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售叉車。1971年世界叉車的年產量約為20萬臺,2006年世界叉車的年產量約為84萬臺。我國叉車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末,當時主要仿制前蘇聯產品。從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全行業先后組織了2次聯合設計,之后各叉車生產廠紛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如北京叉車總廠引進日本三菱1~5t內燃平衡重叉車技術,大連叉車總廠引進日本三菱10~40t內燃平衡重叉車和集裝箱叉車技術,天津叉車總廠引進保加利亞巴爾干車輛公司1.25~6.3t內燃叉車技術,杭州叉車總廠引進西德O&K公司靜壓傳動叉車、越野叉車和電動叉車技術,合肥叉車總廠、寶雞叉車公司引進日本TCM株式會社1~10t叉車技術,湖南叉車公司引進英國普勒班機械公司內燃防爆裝置技術。自90年代開始,一些骨干企業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積極對產品進行更新和系列化,因此目前國產叉車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其中,電動叉車因受基礎技術落后的制約,整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中國叉車能否逐鹿國際市場,并在與世界強手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將依賴于叉車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
近幾年大家都說中國叉車行業火,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增長迅速上,出口業務快速增長也是行業火爆態勢的最好佐證之一。 同時,2007上半年中國叉車出口流向主要為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等機械制造強國市場。一方面體現了國產叉車質量水平的提升,已經被世界成熟市場用戶所認可,另一方面說明國產叉車以其良好的性價比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已具備很高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出口量增長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比如適應當地市場準入標準的問題、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避免反傾銷調查等諸多問題都是值得中國叉車行業深思遠慮的。
我國叉車產量在1993~2000年均徘徊在1.5~2萬臺附近,2000年后達到迅速發展,2006年年產銷量突破了10萬臺。近年來,中國叉車市場銷量以每年30%以上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長。2006年,國內叉車市場銷量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銷售市場。安徽叉車集團公司,“HELI”品牌的制造商,2005年銷售收入2.8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3位,2006年銷售收入為6.81億美元,,成為世界第10名。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在2005和2006年也均進入世界20強,排名分別為第16和第20名。
在中國,按照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機動工業車輛分會的統計數據,2007年上半年按銷量排在前6位的企業依次是: 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含TCM)、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臺勵福機器設備(青島)有限公司、北京現代京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
據統計,目前中國國內各類叉車批量生產企業已達110家,國外(合資或獨資企業)達到20家。林德、永恒力、OM、豐田、現代等跨國叉車巨頭已經紛紛落戶中國。
二、叉車的型號、類別
叉車類別:叉車屬于通用的起重運輸機械,主要組成:自行的輪式底盤和能垂直升降和前后傾斜的工作裝置。
根據美國工業車輛協會的分類法,叉車分七大類,分別為電動乘駕式叉車、電動窄巷道叉車、電動托盤搬運車、內燃平衡重式實心胎叉車、內燃平衡重式充氣胎叉車、電動與內燃乘駕式拖車和越野叉車。
叉車通常又按以下方式進行分類:
(一)按耗能方式不同,分內燃叉車、蓄電池叉車、手動叉車三大類。
(二)按叉車用途不同,分為普通叉車和特種叉車兩大類。
(三)按傳動方式不同,分機械傳動叉車、液力傳動叉車、靜壓傳動叉車、電傳動叉車四大類。
(四)按叉車的構造特點不同,分平衡重式叉車、插腿式叉車、前移式叉車、四向走行式叉車、側面式叉車、跨車及其它特種叉車。
三、叉車的主要制造企業及主要機種
通過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目前按銷量直銷排名前6位的企業依次是: 安徽叉車集團公司、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臺勵福機器設備(青島)有限公司、北京現代京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排在前三名的企業銷量約占總銷量的64%,排在前六名企業銷量約占總銷量的77%。其中大連叉車有限責任以大噸位為主,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電動叉車有明顯優勢。各叉車公司皆以產品種類、系列的多樣化去充分適應不同用戶、不同工作對象和不同工作環境的需要,并不斷推出新結構、新車型,以多品種小批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要求。如我國最大的叉車制造企業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就生產1~45t 20個級別400多個品種的叉車。
目前2~5噸級內燃叉車依然是中國叉車市場上的主打產品,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叉車多用于倉儲物流中心室內搬運及室外貨車裝卸作業,2~5噸級產品在起升能力和工作轉彎半徑方面均處于適中水平,迎合了大部分用戶需求。目前國內幾家知名企業的主流產品也幾乎清一色的是這類內燃叉車,市場需求的刺激是主要原因。林德、現代、斗山、OM等外資品牌也把3噸級內燃叉車作為沖擊中國市場的先鋒機種。同時,中國叉車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很多以前由人力完成的搬運工作逐步被稍小噸位的叉車所取代,1~2t產品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另外,近年隨著中國進出口貿易量逐年上升,各主要港口對能適應集裝箱搬運的20噸級及以上噸級產品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以前在大型叉車領域國內企業領頭羊一直是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安徽合力等大型企業也研制開發了大型產品,加上國際著名大型叉車生產商瑞典卡爾瑪公司的介入,國內空箱叉車、重箱叉車及正面吊等大噸位叉車市場也逐漸開始升溫。
在中國電動車輛(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和各類電動倉儲車輛)市場潛力仍有待開發, 電動叉車的核心技術在于“三電”,即電機、電控、電瓶,尤其是最近幾年交流電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當代電動叉車對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這方面林德叉車一直以來處于領先地位,憑借其卓越的產品性能和良好的技術開發手段贏得了用戶的青睞。該公司2007年上半年電動叉車銷量穩居企業排行第一,隨后依次是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含TCM)、上海力至優叉車制造有限公司、寧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豐田產業車輛(上海)有限公司,其中前3家企業銷量占電動車輛總銷量52.23%。
中國電動車輛市場保有量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數量級上,其發展空間十分廣闊。電動車輛以其低能耗、無污染、操作便捷易維護等多種優點勢必將在中國叉車市場上遍地開花。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電動倉儲車輛的未來發展,預計未來3~5年內必將形成異軍突起之勢。可以說,看中國叉車市場未來發展,就要看電動車輛的發展,尤其要看電動倉儲車輛的市場發展。
四、叉車的總體結構及主要性能參數
(一)叉車的性能
叉車的性能包括:
1、裝卸性能:它反映叉車的起重能力和作業效率,是決定叉車作業生產率的重要因素。常以額定起重量、載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自由起升高度、起升和下降速度、門架前后傾角等技術參數來表征。
2、牽引性能:它反映叉車行駛驅動能力,常用滿載和空載最大行駛速度、滿載和空載最大爬坡度、掛鉤牽引力來表征。它對叉車的作業生產力有較大影響,尤其在貨場搬運距離較大的條件下影響更大。
3、制動性能:它反映叉車在行駛中迅速減速和停車的能力,決定了叉車作業的安全性。
4、穩定性:它指叉車在各種工況下抵抗傾翻的能力,是保證叉車作業安全的必要條件。相關標準規定:叉車必須進行有關的縱向穩定性和橫向穩定性試驗,試驗全部合格后方能銷售。
5、機動性:它反映叉車在狹窄通道和場地靈活轉彎和作業的能力,關系到叉車對作業場所的適應性及倉庫、貨場的利用率。與機動性有關的技術參數有最小轉彎半徑、直角通道最小寬度、堆垛通道最小寬度等。
6、通過性:它反映叉車克服道路障礙、通過各種路面和門戶的能力。代表叉車通過性的技術參數有:最小離地間隙、外型高度及寬度等。
7、操作輕便性和舒適性:指叉車各操作件及駕駛座的布置要符合人機工程學的要求,各操作手柄、踏板的操縱力和操縱行程要在體能范圍內,使駕駛員不致過度疲勞,要具有良好的作業視野及舒適的乘坐環境等。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