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供應鏈管理不是個簡單的職能概念;它包括一系列的職能。
簡單地講,供應鏈就是采購把東西買進來、運營來加工增值、物流配送給客戶。這三者是供應鏈的執行職能,在計劃職能的指導下運作,即采購遵從計劃的指令,買什么、買多少、什么時候買;生產遵從計劃的指令,加工什么、加工多少、什么時候加工;物流按照計劃的安排,配送什么、配送多少、什么時候配送。也就是說,供應鏈以計劃為引擎,以采購、生產和物流為執行職能,在主導企業如此,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也是如此,環環相扣,逐級相連。
可以說,作為一個整體職能,供應鏈管理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傳統上,它是由這三個執行職能發展而來的。在有些公司,比如輕資產運作的企業,采購是供應鏈的重頭戲,所以在采購的基礎上,向前延伸到運營和物流,成為供應鏈職能。這就有了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的叫法——我的第一本暢銷書就是這樣命名的。在運營比較強的企業,運營職能向兩端延伸,覆蓋采購和物流,成為供應鏈職能。這就是為什么在有些企業,供應鏈隸屬與全球運營部;或者說,全球運營就是供應鏈的代名詞。還有一些企業,比如物流配送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供應鏈職能是在物流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物流人員在唱供應鏈的主角,也就有了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叫法。
在幫助企業改進供應鏈管理時,我首先要了解的是在這個公司、這個行業,供應鏈管理是怎么發展來的,具體是由哪個職能的人唱主角,判斷相關職能的強弱,以確定要改善的具體對象。正因為供應鏈是個跨職能的概念,改進供應鏈管理,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職能:是計劃呢,還是執行;是執行中的采購呢,還是運營和物流。就當前的發展現狀來說,離開了具體的職能,供應鏈管理就成了屠龍之技,供應鏈改進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本土企業來說,供應鏈管理上普遍存在兩個弱項:強于執行而弱于計劃、對采購的重視度不夠。而這兩個領域,也正是供應鏈改進投資回報較高的地方。
我們先說強于執行而弱于計劃。供應鏈的績效,表面上看是執行的結果,其實更多的是計劃的結果。試想想,如果計劃想不到,執行能做到嗎?即使做得到的話,也是以高昂的成本和庫存為代價。計劃弱,根本原因是對計劃不重視。不信,你問任何一個公司,如果采購員和計劃員各有一個空缺,兩個職位的薪酬都差不多,員工會搶著申請哪個職位?這時候,答案幾乎異口同聲的是采購員。我說,這就是為什么你們做執行的這么辛苦了:計劃招不到最優秀的人,就做不好計劃;計劃不到位,就得執行來彌補,苦了一幫干活兒的人。
為什么員工不愿意去計劃部門?很簡單,計劃不受重視。啥叫重視?資源投入就叫重視——所有的重視,最終都得體現在資源的投入上;離開了資源投入,所有的重視都是空話。那么,重視計劃也很簡單:你得投入資源,最直觀的就是計劃員工的薪酬要上去。以前我在硅谷一家企業做全球計劃時,在全球七個主要的工業區都有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有計劃員,總共有二三十名。一旦有計劃員空缺,我們就從分公司的物流、客服,甚至現場服務工程師中去找人,把他們最優秀的員工挖過來。為什么大家愿意來做計劃員?因為計劃員的薪酬高,地位高,是各分公司運營經理的左右手。
這個道理一經點破,就很容易理解。對計劃職能如此,放到整個供應鏈領域也是。2016年7月份,我到深圳一家十幾億人民幣的企業,給中高層做系統的供應鏈管理培訓。培訓結束做總結發言時,董事長的第一句話,就是要給供應鏈的員工加工資。這可是當著他幾乎所有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供應鏈的核心員工的面做的承諾。因為他理解了,給一個職能合適的薪酬,是重視一個職能的第一步。
與計劃類似,在供應鏈領域,采購是另一個沒有受到充分重視的職能。在培訓中,我經常問學員,對于供應鏈的三大執行職能,公司最重視哪個?答案常常是生產運營,因為生產線上問題多多,大家都能看得見,感受得到。我繼續問,在你們的產品成本中,比如總成本是100元,有多少錢是付給供應商?大家的答復也很一致:百分之五十、六十甚至七十的錢是付給供應商的。表面上看,這是供應商在賺我們50%、60%甚至70%的錢;實際上呢,是因為他們在干這些比例的活,為超過一半的供應鏈增值活動負責。而采購呢,表面上看是個花錢的職能,實則擔負尋找、管理供應商的重任,確保這過半的供應鏈增值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
所以,在供應鏈管理的三大執行職能中,采購挑的擔子最重。這在輕資產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自己沒有生產職能,生產由供應商來做,生產變成由采購來管理生產供應商。就物流倉儲來說,現在自己有車隊、建倉庫的企業越來越少,從本質上講,物流職能變成了采購對物流供應商的管理。即使有的企業還設物流經理,其主要任務也是管理物流供應商,干的是采購的活。
而采購呢,又是供應鏈領域最被誤解和低估的職能。這里有企業的認識問題,也有對采購貪腐的顧慮,以及采購職能本身的能力問題,原因錯綜復雜,這里也不希望給出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不管怎么樣,如果采購還是一個人在公司的最后一站,那就注定沒法確保供應商負責的增值活動,也就注定沒法全面提高供應鏈的績效——不要忘了,過半的供應鏈增值活動發生在供應商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