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結合各個快遞企業年報來看,7家快遞占據了行業的大半壁江山。
1.營收
營業收入方面,順豐控股以909.43億元(其中速運物流收入896.77億元)繼續領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5.56億元,相較之下,中通快遞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雖然為176.04億元,但卻以43.88億元的凈利潤緊跟。
其他企業中,包括韻達、圓通、申通等營收與利潤均實現了較高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發力大件快遞的德邦,快遞業務收入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13.97億元,2015-2018三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6%。而百世2018年雖然全年凈虧損5億元,但也同比下降了58.6%。
2018年上市快遞企業營業收入與凈利潤 單位:億元
不過,由于模式不同,統計口徑不同,上述財務數據只能聊作一觀,對比價值其實不大。更具參考的數據或許在業務量方面,尤其是幾家模式相同,業務相近的加盟制企業。
2.業務量
根據相關資料:2018年,中通快遞全年業務量達85.2億件,同比增長37.1%,市場份額從15.5%提升到16.8%,位居各大快遞企業首位。
韻達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69.85億票,同比增長48%,增速高出行業平均增速22個百分點;占據快遞市場份額已達13.77%,較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圓通和申通在2018年也迎來了復蘇式增長:圓通速遞2018年業務完成量66.64億件,同比增長31.61%,占全國總量的13.14%;申通快遞完成業務量約51.12億件,同比增長約31.13%,占全國總量的10.1%。
另外,百世快遞2018年全年包裹量超過54.7億件,同比增長45.1%,繼續領先于全國行業業務量26.6%的增速。
與上述企業更多以電商件不同,定位為高端商務件的順豐當年完成快件量38.69億票,同比增長30.52%,票均收入23.18元,而發力大件快遞的德邦快遞,2018年全年實現快遞件量4.47億票,同比增長63.87%,快遞票均收入為25.49元,同比上漲0.39%。
2018年上市快遞企業業務量與增速情況 單位:億件
注:德邦為包括快遞在內的總業務量
3.服務質量
除了業績,各大快遞企業也將服務質量作為了自己2018年的經營亮點,所列出的數據有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申訴率,也有菜鳥指數,本文參考《國家郵政局關于2018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的通告》情況,列舉2018年快遞企業服務質量變化情況。
根據該通告,2018年用戶對于快遞業的服務總體滿意度略有提升:快遞服務總體滿意度得分為75.9分,較2017年上升0.2分;快遞服務的公眾評價穩中向好。快遞企業總體滿意度排名依次為:順豐速運、郵政EMS、京東物流、中通快遞、韻達速遞、圓通速遞、百世快遞、申通快遞、德邦快遞、優速快遞。
4.快運業務
除了快遞業務,再看看戰事漸起的快運業務。
2018年3月,順豐控股收購廣東新邦物流,并建立“順心捷達”快運業務獨立品牌。截止年底,2018年順豐全年快運產品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83.0%。至2018年底,快運業務日均貨量近萬噸,超出預期。
2018年,德邦重點發力大件快遞,受公司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及整車業務戰略調整的綜合影響,快運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76%,為112.06億元。
百世快運2018年收入達到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1%;貨運量達到543萬噸,同比上升25.8%。
除上述企業外,申通快運2018年擱淺,未被提及;圓通雖于2017年在原有快遞網絡基礎上推出快運產品,但其2018年年報中也未單列相關數據。
中通方面,根據此前資料:2018年8月16日,中通快運官方宣布日均貨量突破10000噸,用時不足兩年,躋身“萬噸俱樂部”。
韻達方面,據其年報披露:2018年快運服務收入為5.38億元,快運服務成本為6.02億元;截至報告期末,累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67億元。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