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在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周我國的國際貨運航班量達到1195班,已超過疫情發生之前的1014班,比疫情之前增長了17.85%。下一步,民航局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以“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為戰略導向,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網絡布局、壯大市場主體等方面協同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運輸保障。
據靳軍號介紹,按照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民航局成立了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工作領導小組,圍繞中國產業國際供應鏈的保通保運保供,認真謀劃、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運力,著力推進6項舉措:
一是持續降低國際航空貨運成本。近期民航局出臺了五方面十六條政策措施,包括免征民航發展基金,降低機場收費、空管收費和航空煤油進銷差價等等,積極推進降費減負;安排資金,對承運重大專項運輸任務的貨運航班和包機給予補貼。
二是簡化貨運航線航班審批。開放國際航班信息系統,實現了中外航空公司貨運航班申請的7*24小時實時在線審批,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對企業的服務品質。3月份,共批復全貨運加班包機528班,是去年同期的4.47倍,接近2019年全年加班包機總量的1/4。
三是鼓勵客運航空公司使用客機執行全貨運航班,彌補當前的全貨機運力不足。在疫情防控期間,航空客運航班量大幅度遞減,客機腹艙貨運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采取豁免航空公司此類運行的航權、時刻和預先飛行計劃許可審批,支持航空公司及時將閑置的客運航班運力用于提升國際貨運能力。3月29日,在大幅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當日,就批復了中外航司當周102班客改貨航班。
四是采用“點對點”貨運包機的形式,解決客運“減量”后通達性不足的問題。近期,支持郵政航空增加到日韓及周邊貨運包機80班,基本解決了前期反映比較突出的郵件快件積壓問題。
五是加強“運貿對接”,積極會同商務部建立外貿外資企業與航空運輸企業供需精準對接機制。按照“政府搭建平臺、企業商業化合作”原則,3月27日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國內各航司制定工作方案,組建專門團隊,指定專人對接,破解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難題,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六是針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以開通臨時航班或包機的形式,著力防范供應鏈“斷鏈”風險。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