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秘書長叢亮,副秘書長趙辰昕介紹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不設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情況下,今年的中國如何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
“雖然沒有直接提GDP的增長目標,但經濟增長的內容已經融在其他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之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工作,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做到“六個強化”:一是強化就業民生。二是強化脫貧攻堅。三是強化政策對沖。四是強化內需支撐。五是強化企業幫扶。六是強化改革開放。
同時,五方面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回升。一是大力推動商品消費優化升級。二是全面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四是積極擴大綠色健康節能環保消費。五是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網絡布局建設。
寧吉喆說,今年沒有提出經濟增長的具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
寧吉喆指出,《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這體現了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民生,體現了就業優先,體現了攻堅克難的重點目標任務——打贏脫貧攻堅這個三大攻堅戰之首,體現了“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發展目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銜接。
寧吉喆進一步指出,這次沒有提經濟增速的具體目標,不等于經濟增長不重要,要看到無論是保民生、保就業,還是脫貧攻堅,都要有經濟增長的支撐,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
全力以赴地保持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
叢亮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各地區、各部門圍繞著紓解企業的困難、暢通供應鏈循環、支持產業鏈的協同復工復產、推動重大項目的復工等方面,精準有力地出臺了八個方面90項政策措施。
“目前來看,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政策效果正在顯現,企業的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叢亮舉例稱,發電量的統計最能說明問題,據行業統計的發電量,3月份同比下降了4.6%,4月份同比增長0.3%,目前5月份前20天同比增長5.2%,比3月份提高了接近10個百分點。
叢亮指出,境外疫情仍在擴散蔓延。我國已經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當中,不可避免受到沖擊和影響,也必須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地保持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這也是今年提出來“六保”工作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在鞏固和拓展國內的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將已經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落實落細,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保持穩定的同時不斷提升競爭力。
一方面,要全面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循環。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的力度,落實已經出臺的財稅、金融、社保、用工、房租等各項政策。這些政策已經出臺,而且已經明確很多政策要延續到年底,關鍵是落實到位,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穩定生產、渡過難關。圍繞著重點產業鏈和重大投資項目打通堵點、疏通難點,聚焦龍頭企業加強要素保障,促進上下游產業、生產銷售和供應,以及大中小企業的整體配套、全面復工達產。有的大企業復工比較快,但小企業沒有復工,也影響了整個產業鏈的循環,只有大中小協同,才能全面達到復工和復產。同時,要優化供應鏈的體系,協調國內國際的物流資源,確保鐵路、航空、海運等物流大通道暢通。
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水平。要鞏固傳統的產業優勢,強化優勢產業領先的地位,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突破瓶頸制約,大力推動補短板、強弱項,增強產業鏈的彈性和韌性,提升產業基礎的高級化、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同時開展數字化的轉型行動,鼓勵企業推進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提高靈活應變和協同能力。同時要組織實施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點,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和增長極。
繼續把就業優先導向作為所有政策的著眼點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趙辰昕指出,為應對疫情沖擊,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加大金融支持等措施,給了企業很多很大的幫扶,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生產經營的狀況、用工狀況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就業形勢也在發生積極變化。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54萬人。
截至目前,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已經有超過9成的農民工實現了返崗就業,而且隨著復工復產達產進一步向前邁進,這個比例還會不斷提高。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今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以上的目標,趙辰昕介紹,這900萬很大的比例是面向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和復員退伍的軍人,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面向農民工的。截至目前,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已經有超過9成的農民工實現了返崗就業,而且隨著復工復產達產進一步向前邁進,這個比例還會不斷提高。
針對農民工的收入問題,趙辰昕解釋稱,確實受疫情影響,有些企業農民工的收入會階段性有所降低,但是隨著我國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正常的經濟社會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經濟也會繁榮起來,農民工的收入肯定會持續增加。
關于就業問題,趙辰昕表示要從四個方面解決:一是要加強就業優先導向的宏觀調控,繼續把就業優先導向作為所有政策的著眼點;二是盡快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達產。推動上中下游產業協同,產供銷全產業鏈協同,大企業、中型企業、小企業也要協同,協同了之后才能真正實現全面復產和達產;三是要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四是要關注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人群。關于重點企業、重點行業。
今年還將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陸續落地
“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投資環境越來越改善,在華投資的大項目增加已經成為這兩年我國利用外資的一個突出特點。”寧吉喆介紹,今年年內,還將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陸續落地,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領域,國家發改委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住外資基本盤,穩住產業鏈、供應鏈,做到“四個進一步”:
一是進一步抓好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在推進實施前三批18個重大外資項目的基礎上,今年要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資項目,而且要素跟著項目走,協調服務給予用地、環評、規劃、能耗等方面支持保障。加強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項目儲備。建立健全地方層面的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全面提升外資項目的服務水平。通過快捷通道、包機等方式,為一些外資項目的國際經貿人員往來提供方便,支持項目加快實施。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1000多名韓國在華工作技術人員通過包機就位了,發揮了作用。
二是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2020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過去三年全國負面清單已經從93條減到40條的基礎上,今年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繼續大幅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提升服務業、制造業、農業領域的開放水平,繼續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全面落實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清單之外不得實行單獨針對外資的限制要求。國家發改委為了落實《外商投資法》,已經組織清理了一些單位和部門設立的好幾十項限制。
三是進一步鼓勵外商在華投資。今年還將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繼續增加鼓勵類條目,重點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潛力,使更多外商投資能夠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等政策。
四是進一步改善外商投資環境。以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為契機,完善投資促進、保護、管理的各項制度,提升外商投資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內外資企業平等待遇,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障不同地方法律實施的一致性、統一性。還要加強同外國商會和外國企業的溝通聯系,繼續協調解決在華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