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管理 一般來說,倉庫中的物料至少可以分為成品與原材料兩種。 但大部分企業的劃分物料類別則更細,如原材料可以分為零件、包裝材料、輔助材料;而成品也可以進行更加細致的分類。 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是:該分到哪一個級別為止? 在考慮分類規則時,要兼顧如下幾個因素: 1)統計的需要 如在統計庫存金額時,是否要按明細來進行統計。如是否需要對成品庫存按手工工具、電動工具等類別來統計庫存金額。如果需要的話,那么就要這個類別來進行劃分。 2)根據發料的需要 如在原材料發料或者成品出庫時,不同的人員負責不同類別的材料。此時為了管理的方便,最好能夠按人對物料進行分類。如此的話,就可以通過權限控制,不同的人員只能夠維護自己所負責類別的物料的單據。防止其他用戶不小心的誤操作。 3)是根據成本核算的需要 在核算材料成本時,有可能管理者需要對成本進行細分,如分為零件成本、包裝材料成本、輔助材料成本。此時就應該至少將原材料分為這三類。然后在統計時才能夠根據零件類別來統計成本。
換算單位 有時候物料的庫存單位與換算單位可能不相同。如在倉庫帳上,是按個來存儲。但是在領料或者發貨時,則按箱或者套來操作。 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是否存在這些類似的情況。 如果存在的話,需要一一確認相關的兌換率。 否則的話,單位不一致,就會造成物料庫存的不準確。 條碼管理 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企業的物料是否有條碼管理的需要。 具體的說,要確認如下內容: 如是對所有物料都進行條碼管理,還是只針對某部分物料,如成品或者零件等物料。 同時需要確認,針對同一個物料,是否有多個不同的條碼? 通常情況下,一個物料對應一個條碼。如果不是的話,如一個物料對應多個不同的條碼,都需要事先說明。
呆滯料管理 呆滯料是企業倉庫中長期不使用的物料。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企業物料管理中是否有呆滯料管理的需求。如要系統統計呆滯料的數量與金額。如果需要對此進行控制,則項目管理員需要向用戶確認呆滯料的判斷標準。如2年以上沒有交易的物料稱為呆滯料等等,或者是手工指定。這個規則一般不同的企業都要會有不同的要求。
物料編碼 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中,是否對物料進行了編碼。如果有的話,需要確認現有的物料編碼規則。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項目管理員需要向用戶確認,現有的物料編碼規則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的話,那么可以趁機對物料編碼進行調整。 在軟件實施時,對企業所采用的編碼原則進行評估,同時會檢驗企業現有的編碼是否嚴格按照這個編碼原則。
庫存準確率 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當前物料管理中庫存帳的準確率。包括庫存數量與庫存金額。 信息化系統設計時需要參考這個數字,來判斷企業現有庫存管理的水平。通常情況下,準確率越高,實施系統的難度越低。同時作為企業來說,也可以拿此作為評估系統效果的指標。
物料成本 如采用的是先進先出,還是移動加權平均,或者月加權平均成本,又或者采用的是標準成本? 采用不同的計算方式,對于庫存成本的金額會有很大的影響。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企業采用的是哪一種成本計量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在一個會計年度內,企業只有一種成本計量原則)。 由于計算量的關系,在手工管理階段,企業一般采用的是先進先出或者月加權成本。
補料計劃 通常情況下物料采購都是由需求部門來申購,但是某些企業會有安全庫存的要求。如當企業實際庫存量低于安全庫存,則倉庫人員需要開立請購單,補足安全庫存的需要。 項目管理員需要確認,企業如果有采購補料計劃的話,那么是如何管理的?如是通過安全庫存來生成補料單,還是根據MRP計算來生成請購單? 不同的操作方式,雖然結果相同,但是其工作思路不同。
一次性物料 有些企業會有一次性物料,一次性物料是指只交易一次,下次不再交易的物料。針對這種物料,如果存在一次,就設計一個編碼,顯然會比較浪費。通常做法一般會給予一個條碼或者臨時的編碼來管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