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裝備企業物流的發展迅猛,技術創新突飛猛進。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需要推動物流智能化,這也為物流裝備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北京伍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伍強智能科技”)總裁渠曉通先生,請他從需求、技術、痛點等角度,結合具體實際案例,分享該公司在推動制造企業物流智能化升級方面的亮點舉措,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記者:在您看來,當前我國物流裝備企業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渠曉通:在我看來,中國物流裝備企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從項目角度看,物流系統的構成日趨多元化,相應的集成難度也越來越高。比如一套典型意義的醫藥物流系統,已經由傳統的自動化立體倉庫+揀選輸送線模式,發展成包括托盤立庫、箱立庫、貨到人揀選(KIVA、多穿、A架等)、提總分撥系統(交叉帶、閃電播等)、高速分揀系統、集貨緩存系統等構成的綜合性系統,其對物流裝備供應商的集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從市場角度看,目前中國自動化物流市場發展迅猛,吸引了很多上下游友商甚至終端客戶進入這一領域。加上大量資本的涌入,客觀上造成了競爭態勢的日漸激烈,相信這一點每位從業同行深有體會。
記者:近年來,制造企業對物流的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渠曉通:近年來制造業對物流需求的變化,我認為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延伸”。物流需求已經不局限于某類產品的存儲,而是通過現代物流體系的建立,延伸到產品所關聯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全鏈條管理物流管理。比如目前比較熱門的黑燈工廠概念,就需要對物流系統的整體協同、可擴充、自我學習及維護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伍強近些年承接的諸如云南白藥、蘇強格、威視、圓融、仙樂等智能制造物流項目,也無不體現這一點。
記者:伍強智能科技是如何與時俱進來滿足制造企業需求的?在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相比伍強智能科技有哪些優勢?
渠曉通:公司的發展一定要與時俱進,并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找準定位、研發創新、項目錘煉、循環提高。
首先,伍強已經將智能工業物流作為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這個目標很明確。
其次,就是要有不斷的研發投入。伍強為此也成立了新型物流智能裝備公司——紅蟹機器人,并推出箱式四向穿梭車、MINLOAD堆垛機、A架設備等諸多新型物流裝備。這些裝備已經在不少的工業物流項目中成功應用,廣受好評。
再有就是項目錘煉、循環提高。一個新產品推向市場前,雖然會有大量的定型測試,但最終還是要靠市場驗證的。伍強會不斷總結物流裝備在項目中的應用效果,循環提高。這一點是非常關鍵。
伍強與國內外諸多優秀同行相比,有諸多鮮明特點:
一、優秀的集成能力:截止到2021年底,伍強集成實施的項目案例超過600個,其中有不乏制造業諸多TOP級公司的自動化物流項目。
二、完整的產品線:包括AS/RS系統、輸送系統、多穿系統、A架系統、MINILOAD系統等。
三、強大的軟件系統:伍強擁有完全自主版權的WMS/WCS系統,其中“蜂鳥中臺系統”是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作為一個開放性的軟件平臺,“蜂鳥中臺系統”擁有與國內外諸多知名WMS軟件及物流裝備對接的成功經驗。
記者:2021年,“四川科倫醫貿物流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伍強智能科技在“四川科倫”項目中是如何服務于客戶,幫助客戶解決了哪些痛點問題?運用到了哪些關鍵技術?
渠曉通:四川科倫醫藥物流項目是國內醫藥物流領域建成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物流項目之一。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3萬平方米,設計庫存84萬件,日均配送量為35000~40000件,高峰時期日配送65000件,年配送能力約150億元,是我國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現代化醫藥物流的標桿項目。
科倫醫貿物流中心由兩座建筑組成,其中1#建筑為自動化立體庫,分別為13巷道的托盤立庫與5個巷道Miniload箱式立體庫,可滿足約60萬箱的存儲。2#建筑為4層建筑,其中一層為發貨集貨區及冷庫,二層為密集存儲區,三層為拆零揀選區,設計有包含多穿貨到人的零揀系統,四層為箱平置存儲區,負責中藥飲片的儲存和揀配。兩座倉庫中間通過連廊方式進行連接,方便人貨通行。
醫藥流通普遍的行業痛點:
1、零揀作業,訂單行多,作業強度大。對于科倫商貿項目,高峰需處理超4萬行的零揀任務。因此項目中除了配置傳統的人到貨的零揀系統外,伍強還和友商合作引入多穿貨到人系統。其作業效率是傳統人到貨模式的數倍。
2、箱揀作業。尤其是零散整
箱的箱揀作業。傳統模式多為平面地堆,存量少、效率低。本項目配置了5萬箱位的miniload立體庫,可以實現整箱自動存儲及出入庫作業。箱揀效率大幅提高。
記者:在該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點問題?伍強智能科技是如何應對的?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渠曉通:科倫商貿物流中心項目規模很大,建設過程中也確實遇到了諸多的問題。比如前期設計中的設計方向與設備選型、實施過程中物流與土建的交叉施工、多專業配合、軟件接口等,都面臨過不少的挑戰。
其中的一個多穿庫,因為多層穿梭車的貨到人系統構成比較復雜,安裝調試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為了配合整體的工期,最后在我們的三方項目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采用分期上線的模式。
在第一期的時候,先通過人到貨的模式,保證項目能夠穩定上線。
等貨到人基本調動以后再納入到整個二期上線的過程中。通過大家通力協作,尤其是科倫醫貿優秀的甲方項目團隊大力支持,保證了項目的順利上線與良好運行。
記者:未來,制造企業對物流裝備的需求將呈怎樣的趨勢?伍強智能科技未來有怎樣的發展思路?
渠曉通:我認為,今后五到十年,制造業對自動化物流系統的需求仍然會保持旺盛態勢。但解決方案與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對于伍強智能科技來講,我們始終立足于“科技”這一出發點。在鞏固我們的優勢行業的同時積極的開拓新興行業。未來,我們希望可以大力的拓展海外項目。伍強愿與廣大客戶及同行相互交流、與時俱進,共同進步。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