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多年以前每逢電商大促期間,快遞企業就將面臨貨物“爆倉”局面看做是行業發展不得不經歷的“蹉跎”歲月,那么在幾大頭部快遞企業已經投身資本市場多年,并持續在基礎設施以及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投資,已經基本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那么今年“雙十二”活動前后再次因貨物配送不通暢以及時效嚴重下滑而引發的熱議,倒更像是近期多重因素交織下的一場巨大的意外。
但就連一直以來被視為行業“優等生”的順豐速運和京東物流都因為配送時效問題卷入輿論漩渦,并引發行業監管部門出手干預并呼吁消費者“多多理解”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這場意外也在再次考驗快遞物流行業本來已經逐漸構筑堅實的基本盤。
“爆倉”重演?
“最近因為疫情和電商促銷,我網購的訂單比較多,一共大概二十幾單,其中包括一些藥品和醫療用品,但從12月5日前后陸續下單至今,只收到了三個包裹,其他不是顯示在途,就是在途中某個點停住了,問快遞公司就只是說盡快配送,但等到今天還是這樣,”現居北京的藍先生在12月14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對近期快遞出現的大規模遲滯現象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這種情況從12月上旬開始至今并非偶發現象,就連順豐速運這樣一向以服務和時效優勢成為行業標桿的企業都在近期因為配送時效受影響,一度導致“順豐崩了”成為熱搜詞條。
盡管順豐集團通過官方社交媒體賬號回應稱“12日下午,部分用戶的順豐速運客戶端出現下單緩慢,經核實為系統異常,緊急修復后目前已恢復正常,給大家帶來不便深感抱歉。后續我們會持續提升系統穩定性,感謝大家的理解支持。”
但實際上包括順豐速運以及京東快遞這樣此前一直以配送效率高著稱的快遞企業,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快遞公司,直至記者發稿前實際上都面臨著大量快件來不及配送,積壓在配送點乃至中轉場等一路的關鍵節點上的問題。
按照藍先生向本報記者透露的情況,他購買的一些藥品和血氧儀等物品通過京東快遞以及順豐速運從一周之前就開始配送,但到12月14日晚間都沒有收到,而以前使用這兩家經常能夠“隔天甚至當天送達。”
如果說只是因為“雙十二”電商促銷,那么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實際上在快遞企業連年大手筆對轉運中心、車隊乃至信息系統等持續的投資之下,幾家大型的快遞企業已經基本不太會出現因快件數量增加而導致的“爆倉”,尤其是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攬收量實際上增幅并不大,按照一位民營快遞區域負責人的說法,今年“雙十二”的貨量應對起來綽綽有余。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12月1日-12日,全網攬收量約為43.03億件,同比上升5.6%。12月12日當天,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郵(快)件4.53億件,與2021年“雙12”基本持平。
“相對來說,快遞時效受影響最明顯的是北京,其他省市問題沒有這么集中,”一位民營快遞企業北京分公司的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受到疫情影響,造成一線用工短缺,而且在年底這個時間臨時招募人手也不容易。”
據一位現居上海的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近期在上海的快遞收發件都沒感受到有遲滯,無論是順豐還是京東都跟此前感受差別不大。
一位北京朝陽區某網點的順豐速運快遞員在12月14日與本報記者交流時表示,自己所在的配送點所有快遞員目前都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可以正常收派件,所以這個區域目前時效都正常,但據他了解已經有多個配送點因為快遞員檢測出陽性,導致減員,因此配送效率受到影響,“不只是我們一家,其他快遞公司也面臨這個情況。”
一位曾經在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供職的人士在14日與本報記者交流時表示,除了“減員”導致的效率降低之外,這次快遞受影響最大的區域在北京還有幾個因素,包括因為感染人數較多,很多人長時間居家,對網購的需求大幅上升,同時購買藥品和一些醫療用品的需求更集中,“但一些電商平臺供貨不一定能跟上,很多時候看起來是快遞不發貨,但實際上很多并不是快遞不想發。”該人士還表示,快遞公司對目前這種局面應對不足也是一個原因,但總體來說跟快遞行業本身的處理能力關系不大。
或許正因為順豐在此輪快遞積壓的危機中成為風暴眼的中心,因此其創始人王衛也在12月14日專門“北上督戰”。按照順豐集團方面發布的消息顯示,王衛當天“到北京區多個分點部現場慰問堅守崗位的順豐員工,看望奮戰在前線的收派小哥、倉管員等同事,鼓勵大家保護好自己,積極為客戶提供服務、承擔社會責任,共克時艱。”
而實際上從14日前后包括行業監管部門和各快遞企業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專門為疏解快件積壓問題出招,此前的緊張狀況已經開始得到緩解。
末端“梗阻”待解
“昨晚十點多我還收到了一個快遞,正常情況下過了七點就停止收派了,“一位居住在北京海淀區的女士14日晚向本報記者透露,“我經常在這家淘寶店下單,以前通常兩三天就能收到,但這次用了十天。”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快遞企業們開始各自“加量”,以解決北京區域的快件配送遲滯問題。
按照國家郵政局方面的說法,快遞業雖呈現持續復蘇態勢,但仍有部分地區存在著用戶感知快遞不快、發貨較慢、派送不及時等問題,主要是前期一些地區由于疫情防控等原因,積累了大量線上訂單,快遞企業需要根據商家發貨節奏進行攬收和處理。同時,受疫情影響,快遞企業也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運力尚未完全恢復,造成末端派送壓力較大。
快遞企業正在加快統籌全網資源,保障平穩渡過業務高峰。郵政、順豐、京東物流等開啟“夜派”模式,延長派件時長,以保障快件盡快送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德邦等則通過成立旺季專項小組、設立幫扶基金、加強人員招聘、調配各方運力等方式,幫助基層網點恢復產能,保障寄遞渠道通暢。
順豐速運方面向本報記者介紹說,目前北京順豐正在全員加班加點“保民生 保暢通 保運轉”,堅持應開盡開,北京區域疫情影響站點及轉運中心均已正常運營,目前北京區域整體運行保持正常狀態。
“但因全國至北京區域件量激增及用工短缺影響,末端派送存在較大壓力,因此發動全國其他地區人員支援北京,緊急梳理可支援人員,同步啟動三線支援及跨網點支援機制。”順豐集團方面人士表示,“在航空資源保障方面,結合近期散航的恢復情況,積極利用外部散航資源,擴艙發運。此外在北京航空樞紐,進出港共計投入24個架次全貨機,700噸運能,保障客戶高時效快件的寄遞需求,”同時“針對藥品或生活必需品等緊急快件,順豐為滿足緊急保障需求,通過同城急送、優先派送等方式進行特殊保障,目前北京區域客戶緊急保障需求量較平日增長了約300%。”
而京東物流在12月14日下午從全國調集的首批1000余名快遞小哥已陸續抵達北京,定向增援北京市內的快遞配送等工作。這1000余名快遞小哥來自上海、廣東、陜西、湖南、福建、四川、云南、黑龍江、海南等全國16個省市,通過自愿報名方式,在24小時內集合并陸續抵達北京。他們將于15日起陸續投入到北京全市的快遞配送工作中,后續還將有數百名小哥在本周內抵京。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進入12月以來,郵政快遞業加快復蘇,迎來新一輪業務高峰,目前全國單日攬收量保持在3.6億件以上。快遞業迎來新一輪業務高峰,末端投遞壓力較大。為保障寄遞渠道的暢通,國家郵政局持續推進保通保暢工作,動態疏解積壓的郵件快件。各快遞企業正在加快統籌全網資源,保障平穩渡過業務高峰。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堵點卡點已有效疏通,行業正在快速恢復有序運行。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積極協調加強力量支撐保障,確保現有6萬余名快遞小哥在崗力量,協調調派藥品、接種新型疫苗等措施,并督促各企業加緊調派京外力量馳援北京,要求企業優化力量組織和末端投遞方式,化解現存積壓問題,優先保障藥品和防疫物資等快件投遞。各郵政快遞企業均制定并啟動了應急方案。
據悉,中國郵政北京各區分公司組織應急突擊隊和開辟應急場地,及時組建市區兩級突擊隊近800余人,開展重點幫扶,提升投遞能力。對封控投遞部郵件轉至相鄰投遞部或應急場地,并以區郵政分公司為單位,組織應急團隊幫扶,確保投遞環節運行通暢。充分利用智能包裹柜及自有代投點,盡可能通過“無接觸方式”投遞,加快郵件投遞。充分動員員工能到崗盡數到崗積極溝通補充投遞人員,確保投遞能力及時補充到位。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