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1日馬士基正式對外宣布以23億歐元成功收購鐵行渣華,傳了兩年多的航運史上最大一宗收購案終于塵埃落定。毫無爭議馬士基已成為市場的領(lǐng)先者,全球海運市場也將趨向壟斷化,這對集裝箱運輸市場是最大的挑戰(zhàn),對于其他集裝箱班輪公司而言,未來與馬士基的競爭將變得更加困難了。
鐵行渣華公司2004年營運利潤4.01億美元,集裝箱營運利潤增長了三倍達到3.88億美元,認為市場已達頂峰,按常規(guī)及時賣掉自己不失明智之舉,應該說是首先獲益者,自然是歡喜無比。作為收購方——馬士基公司海陸全球市場份額達12.3%,收購后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17%左右,排名世界第一。
在中國,馬士基的集裝箱將超過中遠,中海與中外運三家的總和,收購后在中國的整體市場份額將達到30% 是占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外資巨頭。
此外,馬士基公司還在中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中持有6家的股份。分別在深圳、大連、上海、青島、廈門和臺灣高雄投資,是中國碼頭市場的主力投資之一。可以說它已把世界第二大船公司(僅占8%市場份額)地中海航運公司和中國兩大巨頭公司中遠集裝箱公司和中海集裝箱公司(僅占6%市場份額)拋在后面,充分顯示了馬士基公司欲稱雄世界集裝箱運輸市場,壟斷集裝箱行業(yè)的戰(zhàn)略意圖和強勁決心。
航運市場猶如股市,有高潮必有低谷, 很少有人能抓到最底點或最高點, 表面上看渣華公司似乎找到了市場的頂點,真正的頂點還得看市場最后的走勢,還不能高興的太早。但對比馬士基公司來說渣華公司至少已經(jīng)把本和利已拿到自己的囊下了。而馬士基公司憑借天時地力,強大的實力和看好的航運市場來控制和壟斷集裝箱運輸市場不無道理,尤其在中國這么巨大的航運市場,誰占領(lǐng)了它誰就擁有了世界, 馬士基公司之所以花那么多的錢在中國投資碼頭建設(shè)就是為了今天的集裝箱運輸世界第一,應該說馬士基公司的戰(zhàn)略決策是有遠見的。
反過來說,有人預測從去年初航運市場開始下滑, 是否是航運底谷的前兆,有待探討。但至少馬士基公司上層領(lǐng)導應考慮,一旦低谷真的來臨將如何面對,這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總之,這次收購案的落定,將給世界航運史帶來全新的發(fā)展格局。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gòu)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