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曾經首開國內“網上超市”先河的1號店先后租下上海、北京兩座城市的地鐵和公交站中數百個廣告位大力推廣虛擬超市。傳統廣告牌搖身一變成為新穎的虛擬貨架,上面陳列著各種日用品精美圖片,消費者只要用裝有1號店客戶端的智能手機拍下商品的二維碼,就能輕松完成購物,真實的商品將由1號店以免費方式在約定時間送貨上門。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和二維碼都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了,虛擬超市倒是頗為新鮮,但是這個據說是1號店董事長靈感乍現的產物其實也是舶來品。早在6月份,歐洲零售巨頭樂購旗下的韓國連鎖超市HomePlus就在地鐵站內推出了電子虛擬超市,“上班路上買好菜,下班回家即可做飯”的廣告很快吸引了上萬忠實用戶。
虛擬超市在韓國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模式前景看好。但是,正所謂橘生于南則為橘,橘生于北則為枳,外來的和尚不一定能念好經。1號店勇爭第一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如果缺乏烹飪和食用技巧,不僅吃不出味道,還有可能拉肚子。
古人寫文章時有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從目前情況來看,1號店搶占先機,引起媒體的關注和一些消費者的體驗欲,算是開了個好頭,而接下來的購買過程、配送和售后服務則將直接決定其成敗。
與HomePlus相比,1號店還存在明顯不足,最主要的是產品和支付兩方面。能夠提供蔬菜生鮮的HomePlus相對于目前只能提供日用品的1號店來說,顯然更具賣點。以小編自己的經驗來看,節假日時一次性去超市購買一些日用品可以用很久,并不是每天都有購物需求,而飯是每天要吃的,菜也最多隔一兩天要買一次,既然1號店不能提供這類商品,只能繼續去超市,反正都已經到超市,索性再買點日用品吧,這樣一來,起初讓小編眼前一亮的1號店虛擬超市似乎就沒什么用了。相信很多人也會有小編一樣的想法吧。
其次,1號店的虛擬超市目前只支持貨到付款和抵價券,而HomePlus的消費者卻可以直接用手機銀行支付。雖然看起來貨到付款似乎更安全,但是支付的完成也即意味著交易的達成,對買賣雙方的約束就上升到了法律層面,從而保證訂單和配送服務的質量。比如說我周末晚上要在家開Party,早上上班時在公交站的虛擬超市訂購了一些飲料和零食,約好晚上7點送到,但是當朋友們都到齊了,東西卻遲遲沒有送來,大家沒吃沒喝干坐著,打電話一問,說訂單沒受理或者周末訂單太多,來不及處理,雖然我沒付錢,但是對著滿屋子朋友,誰來賠償我的精神損失啊。反之,如果有人搞惡作劇,隨手拍下商品,卻給出錯誤的配送地址,就會給售貨方造成損失,這種情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是有的。
要解決以上問題和顧慮,產品的覆蓋面是一方面,強大的倉儲物流更不可或缺,但是與1號店相比,京東、當當這樣的巨頭似乎更有優勢,而一旦其他電子商務企業都來搞虛擬超市,勢必讓廣告位的價格水漲船高。1號店目前提供的日用品的利潤原本就不高,再加上配送費用,能不能盈利真不好說。
1號店的虛擬超市要想獲得成功,除了讓倉儲和物流能力更給力,還要結合中國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習慣,因地制宜地開展業務。倘若只是簡單復制國外的模式,不能有所創新,反而偷工減料,形成競爭力。這也正是在一些媒體對1號店的創新模式交口稱贊時,另外一些媒體卻宣布其不靠譜的原因。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