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部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無論在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發展機遇等方面均有相似之處。近年來,六省因地制宜推動產業轉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中部地區位于我國內陸腹地,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良好,人力資源充足,產業能力齊全,市場潛力巨大,具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條件。但長期以來,中部地區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粗放、高耗低能的發展弊端。
“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對策之一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長葉青說,2006年國家開始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以來,中央逐漸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部六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全國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其中新興產業獨占鰲頭。
中部工業重鎮武漢抓住“武漢城市圈”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一機遇,向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發展新興產業要效益。目前,武漢市汽車、鋼鐵等支柱產業拉動作用明顯,光電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型產業產值增幅均超過20%,逐步成為全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資源型城市鄭州近年來全面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7家。鄭州還被確定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新加坡國際物流園被正式確定為國家層面戰略合作項目,中南郵政物流集散中心開工建設,38個重點商貿物流項目實現投資78.1億元。
2006年以來,湖南提出以新型工業化作為富民強省“第一推動力”的發展戰略,長沙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經濟總量比重由5年前的25%提升至45%。在金融危機中,長沙市工程機械等主導產業、中聯重科[9.51 -1.04% 股吧 研報]等大企業不但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得到了更好更快發展。
江西是中國唯一擁有3個飛機整機制造企業、唯一擁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兩大航空支柱產業的省份。南昌被國家列為5個低碳經濟試點省市之一,全國發展低碳經濟試點的唯一省會城市。
過去五年,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8倍,去年達到162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五年前的6.3%提升到13.2%,量子通信、語音合成、全超導核聚變等高端研發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全省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省會合肥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連續5年增長超過30%。
去年,山西煤炭行業實現非煤收入同比增長66.98%,非煤收入5年間增長了10倍,形成煤與非煤產業齊頭并進的新格局。過去的一年里,山西傳統四大支柱產業煤、焦、冶、電僅占簽約項目投資總額的7%,新興產業項目占簽約項目投資總額的63%。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過去5年間,中部地區一、二、三次產業比重由16.7:46.7:36.6調整為13.2:52.7:34.1,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科技、高端設備制造業等多個新興產業項目,已經在中部六省充分涵蓋。
“中部地區的發展引人注目,但它的吸引力不僅在于低成本的制造業和人力,更重要的是產業升級的巨大空間。”歐洲最大的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亞洲區總裁說。英國商務中心執行總經理羅斯福也認為,中部六省在能源、節能、環保等很多方面,已經完全具備了“領頭羊”的資質。
就在上月底舉辦的第六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期間,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推介會現場簽約40個項目,引資300多億元;湖北帶來了129個重大招商項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環保、軟件開發等新興產業;而山西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循環經濟的簽約項目比重,也明顯超出了歷屆中博會。
“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物聯網、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中部各省蓬勃興起。”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云說,未來幾年中部地區還應發揮人口密集、地理便利、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適合等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快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