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O:縱觀成功的企業,大多是從一個機遇開始的,天能最初抓住了什么機遇?
天能的起飛是從一個機遇開始。1999年,在電池領域,洋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當時知名度還不高的天能電池通過“事件營銷”打開了市場之門:恰逢第二屆全國自行車里程大賽在桂林舉行,組委會規定,如果電動車能跑60公里,就可以獲得一等獎,70公里以上可獲得特等獎,結果,統一裝載天能電池的電動車甫一亮相,就技驚四座。參賽的電動車有18個跑出了70公里以上的佳績,頒獎時主辦方竟然遭遇獎牌不夠發的“尷尬”。
于是,天能電池“一戰成名”。當時,專家認為“電池的壽命與行駛里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斷言天能電池的使用壽命會低于當時的平均水平,為了更進一步、更充分地向專家、同行業人士證明天能電池不僅充一次電能跑80~90公里,壽命更能長達一年多。董事長張天任當機立斷又打出了組合拳——比賽之后,所有的電池并沒有按照慣例回收,而是提供給使用天能電池參賽的電動車品牌及中國電動自行車協會免費試用一年。
誰知,使用半年后,電池仍然像新電池一般動力強勁。這次,天能電池徹底打破了人們對電池的傳統認知,天能電池不僅跑得遠,而且壽命長。此后,訂單就似雪片般從全國飛來,天能創新之路也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刷新電池的三包標準——從最初的6個月到現在的12個月。在天能等領軍企業的不斷砥礪下,天能電池乃至國內電池工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今天,天能已經一躍成為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的“電池帝國”。
CMMO:建立口碑之后,天能增長速度驚人,這種增長有著怎樣的市場背景?
世紀之交,電動自行車市場開始萌芽、起步,不過,當時國家電動車政策并不明朗,不少電池廠家對于未來方向也舉棋不定。對此,天能董事長張天任堅定認為,即使國家真的在城市“禁電”,電動自行車在城郊結合部和廣大鄉鎮市場也有著巨大的需求。因此,張天任依靠企業家的遠見、魄力與勇氣決定——放棄公司現有其他產品業務,集中資源專做動力電池。幾年后,當國外大企業發現這一巨大市場之時,以天能為代表的本土動力電池企業已經牢牢占領了國內市場。跨國公司和某些大型國企只能望“池”興嘆。
CMMO:天能在電池業務取得成功之后,恰逢電動自行車迎來井噴,當時是否考慮過開展相關多元化,進入整車制造領域?
在企業界和理論界,多元化和專業化討論了幾十年也未有定論。盡管專業化一度占據上風,但縱觀世界500強榜單,既有多元化的擁躉,亦不乏專業化的堅守者。許多企業禁不住多元化的誘惑,陷入“一紅就死”的命運。
某種意義上講,戰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面對誘惑,壯士斷臂更能體現企業家的高瞻遠矚和戰略眼光。任正非高瞻遠矚,著名的《華為基本法》第一條就明確指出: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某種意義上說,拒絕誘惑,專注主業成就了今天的世界500強華為。
與之類似,天能創立之后也面臨過關乎生死的戰略抉擇。2003年之后,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市場容量連年翻番,新進入者眾多。當時的情況是,但凡新進入者,都能賺個盆滿缽滿,在此背景之下,擁有產業鏈優勢的天能也曾推出電動自行車品牌——“暢通”。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董事長張天任在深思熟慮之后,力排眾議,果斷砍掉了這一當時具有“前景”的“現金牛”——電動自行車整車業務。今天看來,張天任董事長的戰略眼光令人嘆服。試想,如果當年天能實施多元化。那么,一方面,有限的資源被分散,天能在電池領域將很難發展到今天的高度。另一方面,如果天能自己既做供應商又做整車制造商,那么,其他整車廠與競爭對手勢必會結成聯盟,制衡天能的發展。
基于以上原因,天能果斷做了“減法”,專注于動力電池主業,通過不斷積淀,終成行業領軍品牌。
CMMO:所謂“山高人為峰”,無論企業采用何種商業模式,人都是最終決定因素,天能有著怎樣的人才觀?
董事長的人才觀充滿人本主義特征:“天能生產兩種產品。一種是新能源電池,一種是人才。董事長張天任的人才觀:堅持做好頂層和制度設計,讓合適的人,在合適崗位發揮最大作用。在研發方面,天能更是延攬了國內外電池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天能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在電池領域取得的專利更是公司占領人才高地的一個縮影。
CMMO:置身B2B與B2C并存模式的動力電池行業,天能高度重視品牌且建立了較高的品牌知名度,這出于怎樣的考慮?
加盟天能之后,我對品牌有了新的理解,品牌意味著為特定消費群體提供附加價值,并擁有獨特溢價的能力,它能夠彰顯使用者身份、態度、個性、榮耀、尊貴、自信、成就感、滿足感、歸屬感,并愿意與身邊的人分享這種獨特體驗,天能品牌力正不斷趨近這一目標。2013年8月,天能動力被世界公認的權威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評為“中國電動車動力電池領導品牌”。
CMMO:文化通常是區分企業優秀與否的最核心標志,請您闡釋一下天能的文化內核。
在天能,動力文化深入人心,具有產業特色的天能“動力文化”最核心的雙引擎是專注與創新。
專注:從篳路藍縷到不斷創新,天能電池創立26年來心無旁騖地專注于電池的研發與創新,產品線涵蓋電動車電池、儲能電池、鎳氫動力電池、鋰離子動力電池、電動車用電子電器等領域,并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伙伴,“藍色天疆”標注了天能的新“高度”。
創新:審視世界范圍內那些基業長青的公司,可能體量并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善于變革和創新者。天能公司做大了,董事長張天任卻更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他堅信:“企業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對成功永遠的追逐。”張天任是一位善于自我批判與否定的企業家,這種精神正是推動以“天行健,能無限”為座右銘的天能國際不斷從青澀走向成熟,從優秀走向卓越的“源動力”。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