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認真做好點檢,消除安全隱患
設備點檢管理是全面掌握設備的各種狀況,揭示其狀態變化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實現預知性檢修,使設備隱患和異常及時得到發現和解決,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的一種設備維護工作方法。
設備點檢的內容因設備種類和工作條件不同而差別較大,但各類設備的點檢,都必須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1.確定檢查點
一般應將設備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列為檢查點。但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的確定與設備的結構、工作條件、生產工藝及設備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有很大關系。檢查點選擇不當或數量過少,難以達到預定的目的;檢查點過多,勢必造成經濟上不合算。因此,必須全面考慮以上因素,合理確定檢查點的部位和數量。檢查點一經確定,不應隨意變更。
2.確定點檢項目
確定點檢項目就是確定各檢查點的作業內容,如溫度、振動、噪聲、泄漏、壓力、磨損情況等。確定檢查項目時,除依據必要性外,還要考慮點檢人員的技術水平及檢測工具的配套情況。點檢項目確定后,應將其規范化并登記在點檢卡中。
3.制定點檢判定標準
根據設備制造廠家提供的技術要求和實踐經驗,制定出各檢查項口的技木狀態是否正常的判定標準。判定標準要盡可能定量化,如磨損量、偏角、壓力、油量等均應有確切的數量界限、以便于檢測和判定。制定的判定標準要附在檢查項目表內。
4.確定點檢周期
點檢周期應恨據檢查點在保證生產或安全上的作用,生產工藝特點和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并結合故障與磨損傾向、維修經驗等來確定,切不可過長或過短。點檢周期過長,設備異常和劣化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失去了點檢的意義;點檢周期過短,會加大檢查工作量,增加費用支出。點檢周期的最后確定,需耍一個摸索試行的過程,一般可先擬定一個點檢周期試行一段時間(如一年),再通過對試行期間的維修記錄、故障和生產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點檢周期。
5.確定點檢方法和條件
根據點檢的目的和要求,規定各檢查項目所采用的檢查等,都應具體規定。檢查方法和作業條件確定后,就成為規范化的作業程序,點檢方法和作業條件。例如,是憑感官檢查還是用檢測儀器檢查;是需要解體檢查還是不解體檢查;是停機檢查還是不停機,人員不得隨意改動。
6.確定點檢人員
所有檢查任務必須落實到人,也就是明確各類點檢的執行入員。日常點檢工作一般應由設備操作入員和車間維修人員負責,因為他們天天與設備接觸,對其性能和技術狀況十分熟悉,易于及時發現問題,設備在運行中一旦出現故障征兆,能夠盡快處理。同時,也有利于推行設備全員管理。定期點檢由于工作內容復雜,作業量大,操作技術要求高,應由沒備維修人員和專職點檢入員負責,以保證檢查的質量和效率。確定點檢人員時,要與一定形式的責任制度相結合,力求做到責任明確,要求具體,任務落實。
7.編制設備點檢卡
為了指導設備點檢工作,需要將各檢查點、檢查項目、檢查周期、檢查方法、判定標準以及規定的記錄符號等內容編制成規范的表格,作為點檢人員進行檢查作業的依據。這種表格稱為設備點檢卡。點檢卡既是考查點檢工作執行情況、統計設備維修資料、進行設備技術狀態分析的原始記錄,又是維修控制和管理中的重要技樣文件。編制點檢卡時,文字和符號要力求準確具體,簡明規范、以便于掌握和使用。
8.做好點檢管理工作
要建立健全各級點檢管理組織機構,形成設備點檢管理網絡;制定有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做到職責落實,獎罰分明;加強信息反饋和管理,定期匯總、整理各種點檢記錄,并按要求分類歸檔。設備管理部門要做好點檢的檢查、考核和獎評工作,同時,還要著重解決和防止四個問題:①防止不到現場的謊檢;②防止判斷不準確的誤檢③防止已列入檢查點的重要部位的漏檢;④防止查出的問題總得不到解決的煩惱。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